中醫治痛風,緩急各有方!需搭配3保養


【早安健康/臻觀中醫涂尹嘉醫師】陳先生是一名三十多歲的上班族,平時努力工作,偶爾需要應酬。某天晚上跟朋友喝完啤酒後,半夜腳痛醒,右腳大拇趾有如被咬斷一般地劇烈疼痛,完全沒辦法睡覺,稍微移動就痛得不得了。隔天到醫院就診後,醫生告訴他這就是痛風,必須要戒酒,但痛風仍如影隨形經常發作,因此尋求中醫治療。

痛風是常見的文明病,在古代通常發生在貴族身上,現代則因飲食西化、暴飲暴食、膏粱厚味而也容易發生在一般人身上。痛風的患者多為中年男性,劇烈的疼痛總是在半夜襲擊,第一次大多發生在大腳趾,也可能發生在腳踝、手腕、足背等地方,通常是單一關節的急性發炎。

若不治療而反覆發作,長期下來關節會突出變形,形成「痛風石」,或是累及腎臟造成間質性腎炎或是尿酸腎結石,影響工作和生活,是種非常惱人的疾病。

痛風是體內嘌呤(俗稱普林)的代謝異常,尿酸產生過多或代謝不良,造成尿酸鈉鹽結晶沉積在關節腔中,引發免疫功能過度反應,而造成的發炎疾病。

中醫如何緩治痛風?請看下一頁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痛風屬於「痺症」的一種,外因是由於風、寒、濕等外邪趁虛襲於經絡,導致氣血凝滯造成,久則在體內化熱,半夜疼痛不堪,故又名「歷節」、「白虎歷節風」,就像兇猛的老虎啃咬關節之疼痛。內因則是因為患者喜歡肥甘厚味或是喜歡喝酒,導致脾胃功能失調,無法升清降濁,因此痰濕阻滯於血脈之中,與血相結而成濁瘀,留滯經脈,造成骨節疼痛甚至關節變形。

所以,痛風的治療在急性發作期以清熱解毒、化濁利濕、通絡止痛為主,例如上中下通用痛風丸、當歸拈痛湯、宣痺湯、四妙散等。

急性期緩解後的慢性關節炎期,則是以健脾補腎,利濕瀉濁散瘀為主,可用薏苡仁湯、獨活寄生湯、六味地黃丸等,再加上化濁散瘀的藥物,降低血液中的尿酸濃度,像是萆薢、土茯苓、金錢草、車前子、山慈菇、威靈仙、秦艽等,以免痛風再發。

患者也須改變生活習慣,少食用高普林的食物,例如:海鮮、內臟、香菇、黃豆、啤酒等等,多喝水降低尿酸濃度,也有利於尿酸的排出,若有肥胖的問題則需減重,才能徹底改善痛風的問題。

【延伸閱讀】

臻觀中醫於民國98年成立,主治項目包含內科、婦兒科、皮膚科、痠痛針傷科、過敏體質調理等,目前有台北、永和、台中三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