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毛小孩 兩岸正風行

旺報【記者黃冠智╱專題報導】 隨著兩岸飼養寵物的風氣日漸盛行,毛小孩看診不再只有西獸醫可以選擇,如今針灸、艾薰、吃中藥的寵物治療逐漸風行。台北市貝恩動物醫院醫師洪瑞隆表示,獸醫的中、西醫治療各有優點,中醫採用循序漸進的治療方式,多針對不可逆、功能性的病症。 其實用「中醫治動物」,早在中華文化存在許久。華南農業大學獸醫學院中獸醫教研室副教授石達友說:「古代就有人研究如何用中醫治療動物,當時多為馬、牛、駱駝……和戰爭、農業密不可分的動物。演變至今,才形成中醫學的課程。」 台陸續有中獸醫診所 洪瑞隆補充,中獸醫早在1990年現於台灣,但當時僅將人體用藥經驗複製到動物,結果並不完全適用。歷經20幾年的摸索,確定有效的治療,才逐漸出現,如今台北、桃園、高雄等地陸續有中獸醫看診。 「中獸醫採循序漸進的治療方式,目前多針對動物不可逆、功能性的傷害進行治療,如老化、器官衰竭、腫瘤、關節炎等病症。」洪瑞隆表示,會向中獸醫求助,多為高齡寵物,因為西醫治療法對高齡寵物過於刺激,飼主期望尋找替代療法。 中獸醫逐漸風行,但目前未適用於所有寵物,烏龜、蜥蜴、蛇等冷血動物,仍處研究階段。雖然國內外已有相關研究,但難與犬貓、家禽市場相比,冷血動物需用全新的角度看待。 以針灸、用藥為主 除了針灸、藥敷,現今也有讓毛小孩服用的「中藥」,藉以達到循序漸進、舒緩病徵的效果。洪瑞隆指出,「因為寵物會亂動,目前仍以針灸、用藥為主,藥敷難以完全施行。」 「最初是聽其他飼主推薦,才讓Wiki嘗試中獸醫。寵物嘔吐就開止痛藥、腹瀉就開止瀉藥,多半是西醫的做法。但中醫從根本治療,效果似乎更好。」狗狗Wiki的飼主表示,除了「治本」的治療外,寵物生活習慣不會因治療而改變太多,也是她選擇中獸醫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