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鋼:三碳挑戰是經濟議題 不處理好很難存活

(中央社記者何秀玲高雄19日電)中鋼代理董事長王錫欽今天在股東會上表示,「三碳挑戰」已非環保議題,而是經濟議題。中鋼有短中長期減碳規劃,依據歐盟2013年標準來看,中鋼不但不用繳交碳費,累計2023年達到1157萬噸免費核配,有大量碳權可以做交易。

中鋼「三碳挑戰」,包括碳定價、碳關稅、碳中和。王錫欽說,中鋼若不處理好,很難存活於全球供應鏈中,必須將危機化為轉機,攜手下游合作夥伴打造綠色低碳生態系。

他提到,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議題是國際關注重點,各國減碳及淨零政策都進行中,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過渡期於2023年10月上路,中鋼已依規範完成各產品排碳量盤查,並製作對應的CBAM申報文件提供予下游客戶及協助申報。台灣環境部於2023年12月提出碳費收費辦法草案,且為減緩對產業衝擊,正研擬相關配套措施。

對於股東關注中鋼節能減碳成效,他表示,鋼鐵業為排碳大戶,在CBAM進行申報,以鋼胚來看,一般每噸鋼胚排碳量預設值在2.21噸,中鋼自行盤查結果,一噸鋼胚排碳量僅1.86噸,低於平均值約15%水準。

而全球碳定價最成熟在歐盟,採取總量管制及碳排放交易(EU ETS)。以歐盟2013年標準來看,中鋼不但無需付出任何碳定價,累計至2023年達到1157萬噸免費核配額度可進行交易。

王錫欽說,2023年中鋼進行CDP碳揭露專案,全球僅有10家鋼廠獲得領導等級評價,中鋼即為其中之一,顯示中鋼過去節能減碳、低碳轉型獲得肯定。

有關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王錫欽表示,中鋼初期是質性揭露,也符合金管會規定,但中鋼也會密切關注國際鋼鐵是否採用量化揭露,若有鋼廠量化揭露,中鋼一定跟進。(編輯:潘羿菁)11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