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快送這家醫院!病人從急診到打通才36分鐘 打破台灣最快紀錄

「如果不小心腦中風,第一時間最好送到雙和醫院。」這句在新北市民間廣為流傳的話,或許誇大了點,卻也凸顯雙和醫院「動脈內取栓術」在腦中風治療的成效備受肯定。

 

根據衛福部統計,每年有超過1萬2000人死於腦血管疾病,平均每40分鐘就有1人因此死亡;就算救回來,可能的後遺症,一直是導致成人殘障的主因之一。

 

調查顯示,在出現腦中風的1個月內,約有60%病人仍無法自理生活,6個月後還有50%仍存有失能風險,只有少數能回歸工作與正常生活。也因此,如何避免腦中風的侵襲,不出現「1人中風,全家發瘋」的困境,就成了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治療缺血性腦中風不斷革新

腦中風分為出血性和缺血性,而以俗稱「腦梗塞」的缺血性腦中風比率較高,約占60%至80%。顧名思義,缺血性腦中風就是腦血管被血栓、血塊堵塞了,讓血液流不過去。

 

雙和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蘇亦昌目前是雙和醫院腦中風中心動脈內取栓團隊主要成員之一。在他的老師那個年代,一旦出現缺血性腦中風,除了外科手術,大都選擇服用阿斯匹靈,再補充足夠的水分,但通常無法溶解塞在血管的血塊。

 

直到1996年,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核准,血栓溶解劑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TPA)可使用於缺血性腦中風發病3小時內的病人,情況才得以改觀。蘇亦昌認為,這種藥物可說是治療缺血性腦中風的第一次大改革,我國衛生署也在2002年11月核准使用。

 

TPA是採靜脈注射方式,但是20幾年來的研究發現,這種方式對小血管阻塞的溶解效果較好,打通率可達70%至80%,甚至90%;可是一旦碰到大血管阻塞,血栓體積過於龐大,打通率就只剩30%至40%,出現治療上的瓶頸。

 

也因此,全球很多醫療團隊紛紛研發各式各樣打通大血管的方法。在臨床使用多年的動脈內導管技術,也被賦予全新任務,將導管從股動脈穿入,直抵大腦血管內的栓塞部位,再施打TPA將血栓溶解掉,效果不錯,但也有出血較多的風險,未能成為治療標準及主流。2015年,動脈內取栓術被證明對治療缺血性腦中風有效,掀起第二次改革風潮,至今仍為全球醫界普遍採用。

看更多:腦中風/如何診斷?治療方法有哪些?這種新療法延長黃金救援時間

 

缺氧1分鐘 損失100萬個腦細胞

多年來帶領雙和醫院腦中風中心醫療團隊的副院長陳龍表示,腦部每缺氧1分鐘,就會損失100萬個腦細胞。因此,搶救腦中風幾乎是跟時間賽跑,「時間就是一切!」

 

他強調,雙和醫院腦中風中心有30幾位醫師,如果再加上護理師及醫學影像等支援團隊,人數超過100人,組成一個龐大的醫療團隊,不管何時、何地,任何被送到急診室的疑似中風病人,都可在第一時間得到團隊成員的醫療照護;一旦檢查及評估確認,是有需要接受動脈內取栓術的個案,便會在6分鐘內送到複合式手術室治療。這種醫療量能及速度,可大幅提高取栓成功率,同時減少後遺症。

 

不過,要達到這個亮麗的治療成效,也必須病人配合才行。為了搶時間,雙和醫院積極投入腦中風宣導,鼓勵有徵兆的民眾,盡可能在第一時間迅速就醫。

 

病人輕忽嚴重性

2018年,雙和醫院首開風氣之先,邀請新北市的緊急救護技術員開會,還邀了新北市消防局和衛生局主管官員,以及位於雙北的一些醫院參加,討論緊急救護的相關事宜。

 

陳龍在會上提問:有多少民眾中風時,是由救護車送到急診室的?當場得到的答案是不到4成,低到大家都嚇一跳。

 

他分享自己碰到的例子:某天,有位老先生騎機車載著中風的老伴到雙和醫院急診室就醫,怕老伴摔下來,他還特地用繩子將兩人緊緊綁在一起,就這樣一路騎到醫院。

 

「你為什麼不撥打119叫救護車?」看到這幅景象,陳龍直呼不可思議。

 

「這不是什麼大事情,不好意思麻煩救護車啦,」阿公說得一派輕鬆,陳龍卻聽得膽顫心驚。

 

蘇亦昌也碰到類似情形,一位腦中風病人竟然自己騎機車到雙和醫院就醫,走進急診室時,還一直說自己狀況「不怎麼嚴重」;後來,醫師告訴他,狀況已經嚴重到必須立刻住進加護病房,那位病人還擔心醫院停車費太貴,打算先把機車騎回家停好,再回來住院。

看更多:他才20多歲就腦中風 2徵兆是警訊!年輕人中風會好嗎?3件事是恢復關鍵

 

腦中風把握黃金6分鐘

如果能在第一時間就撥打119叫救護車,隨著救護車出勤的緊急救護技術員,會邊量血壓、邊評估是否有腦中風跡象,再聯絡可以收治的醫院。

 

陳龍統計發現,從接到緊急救護技術員通報,到救護車抵達雙和醫院急診室,平均6分鐘。

 

他指出,在這段時間裡,醫療團隊會立刻啟動並準備好,從醫護人員就位、安排影像檢查及診斷,到確認出血或阻塞部位,並安排最合適的治療,還包括後續的個案管理追蹤及復健治療等,提早幫病人和「失能」拔河。這短短6分鐘,可說是搶救腦中風病人至關重要的黃金時間。

 

為了不讓「不想濫用119資源」的狀況一再出現,那場會議就針對這個觀念深入討論,新北市衛生局及消防局也允諾調整《救護車裝備標準及管理辦法》等相關法令,讓更多人在碰到緊急狀況時,可以尋求救護車的協助。

 

經過各界不斷努力,搭救護車及自行到急診室就醫的比率,到了2022年便翻轉過來,腦中風病人撥打119並由救護車送到醫院急診室的比率,由4成增加到6成,自行就醫的比率則由6成降至4成。

 

也因成效不錯,腦中風病人的就醫時間縮短,新北市消防局119勤務統計,打血栓溶解劑的比率由不到5成增加到9成多,病人的預後也明顯變好。

 

一流的速度 精湛的技術

治療急性腦中風除了和時間賽跑外,陣容堅強的醫療團隊也是關鍵。經過多年努力,陳龍相當自豪,雙和醫院擁有全國數一數二的動脈內取栓團隊,共有9位成員,其中神經放射科5位、神經外科和神經內科各2位,他們都取得專業取栓證照,也擁有一流的速度、精湛的技術,以及對病人的愛。以影像醫學部主任呂岳勳為例,從急診室門口到取出血栓打通腦部大血管的時間,他曾創下36分鐘的台灣最快紀錄。

 

病人一家的笑容無價

近4、5年來,呂岳勳執行過上百例動脈內取栓術,其中,令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年近60的男性病人,從事勞力工作,為低收入戶,當他一倒下,全家的生活頓時陷入困境。那時,病人就醫時間超過8小時,不僅手術難度提升,採用的導管及支架也需要自費,每樣至少10萬元以上,對病人家庭是沉重的負擔。

 

當那位長得瘦瘦小小的女兒說他們家是低收入戶時,呂岳勳陷入兩難,幾經思考後,決定放手一搏全力搶救。施術時,呂岳勳傾全力把血栓取出,並把醫療費用壓到最低範圍。當那位病人再次回診時,雖然說話有些大舌頭,手腳也不是那麼靈活,但畢竟還是能夠回到原來的職場,賺錢養家。他也從那一家三口的笑容中,得到滿滿的回報。更令人欣喜的是,從2023年11月開始,健保已經給付8至24小時中風病人的大血管阻塞取栓治療,那樣為難的情況終於不再。

 

協助夥伴醫院取栓 創造三贏

為了把珍貴資源做最大運用,雙和醫院做了一件全國首創的事,就是協助其他醫院完成動脈內取栓術。陳龍解釋,很多醫院就算有取栓技術的醫師,可能也只有1、2位,一旦人力調度不及,雙和醫院的取栓團隊就可前往支援。

 

目前雙和醫院支援服務的夥伴,包括:桃園敏盛、部立台北及新店耕莘等醫院,位於桃園龍潭的國軍804醫院也將加入。當這些醫院收到腦中風病人,卻沒有人力能施術時,可以透過網路及視訊,與雙和醫院取栓團隊討論病人的狀況,如果確認需要取栓治療,這些醫院開始做麻醉等術前準備作業,雙和醫院取栓團隊則同時前往施術。這種合作模式,共創雙和醫院、合作醫院及病人「三贏」的局面。

 

溝通平台APP 合作流程更順暢

好,當然還可以更好。雙和醫院2024年6月與合作醫院建構「中風溝通平台」APP,就是要讓整個合作流程更加順暢。陳龍舉新店耕莘為例,當他們的急診室接到腦中風病人,初步判定可能需要轉診到雙和醫院治療,以前大都先用手機拍攝病人的影像,再透過LINE傳送,但這些影像往往不夠清晰,不易判讀。

 

如今有了這套APP,雙方就可進行線上會診,取栓團隊所有成員都能同步看到病人的影像資料,再經由分析軟體判定是否適合接受取栓治療;一旦確定,就立刻轉到雙和醫院處置。陳龍指出,這個中風溝通平台的最大好處,就是可立刻溝通判斷,如果認為病人不適合取栓治療就不用轉診,避免病人舟車勞頓之苦。

看更多:遠距醫療結合虛擬健保卡,即時支援中風婦!1方法讓醫師快速掌握病情

 

◎ 本文摘自/《荒丘崛起的醫學中心:雙和醫院創新致勝》林進修 著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更多健康2.0報導
愛爾康隱形眼鏡出包 2款306盒須回收 食藥署公布批號
三酸甘油酯過高怎麼辦?不能吃什麼?有哪些症狀?正常值和原因懶人包
正常月經什麼顏色?鮮紅色還是深咖啡色?月經顏色暗示婦科有問題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