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聯語言文化 知本國中實驗專班族語戲劇身歷其境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族語戲劇《花環與稻浪》,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師生合影。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師生合影。

臺東縣知本國中自110學年度成立樂舞文創實驗專班,以學區內知本及建和部落傳統文化為基礎,邀集部落人士、耆老及學者共同規劃課程、實施教學,其中族語戲劇展演是課程特色之一,讓學生身歷其境體驗先人的生活與思想,串聯語言、文化與知識,達到文化傳承,也培養帶著走的能力。

 

以流利族語重現卑南族巴拉冠的火塘會議,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學生生動演繹戲劇《花環與稻浪》中的經典橋段,劇本由實驗專班老師趙英喬改編自卑南族作家巴代的小說《笛鸛》,描述卑南族部落經歷不同人群接觸,因文化差異所帶來的矛盾、衝突與和解。

 

知本國中樂舞文創實驗專班成立邁入第3年,以部落文化做為學習素材,邀集部落人士、耆老與學者共同規劃課程,擔任偕同文化教師,透過原住民族樂舞、族語戲劇等方式,串聯語言、文化、知識與技能,趙英喬老師說,「這些如果只是平面上的文字,就會變成好像另一種學科的東西。」

 

學生陳諾格本身是知本部落卑南族人,國小就學習原住民舞蹈,他說,「普通班有點太無聊了,一直背課本我覺得不喜歡」,國小畢業時正好知本國中成立樂舞文創實驗專班,於是決定報名,「有音樂、舞蹈、戲劇,還有採訪剪輯,我覺得很有興趣!」

 

認為教育不應該只是學科上的教學,本身是閩南人的趙英喬老師,3年前毛遂自薦擔任樂舞文創實驗專班導師,也讓多年前就完成的改編劇本《花環與稻浪》,經由學生演繹躍上舞臺,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演出,也受邀於臺東詩歌節中展演,廣受好評。

 

經由戲劇讓學生身歷其境,感受先人的生活、思想,以及不同角色面臨的心路歷程,趙英喬老師說,希望藉此讓部落的文化、知識、語言活過來,讓孩子用不同方式體驗自己的部落文化,並在演出後安排學生向觀眾分享文化知識,嘗試做簡報,也訓練口語表達,培養帶著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