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的今與昔

今天,終於來到丹東,一個早知其名,略知其事,很早就想來又來不了的中、朝邊境城市。
說是略知其事,是因為從小歷史課本就告訴我們,商亡周興,箕子受封於朝鮮,也就是現在的丹東及對岸的新義州地方,是為箕子朝鮮(西元前11世紀到西元前二世紀。)

北韓岸的江畔也轟立者幾棟現代化的高樓,但只見樓房不見人,地面上冷冷清清。(圖/李培雄提供)

劉邦一統天下建立漢朝後大殺功臣;其中有一位和他一起穿開襠褲長大、並隨他一起打天下、後受封為燕王的盧綰,自覺難以身免,所以先一步北降匈奴;而他的部將衞滿則於西元前194年率部向東投靠箕子朝鮮,其後取而代之建立衛氏朝鮮,並定都王險城(平壤,)直到西元前107年被漢武帝派兵攻滅為止。

搭上鴨綠江上的江輪,可近距離觀看北韓的將軍樓。(圖/李培雄提供)

踏上丹東的土地,感覺它比想像中的熱鬧許多;只見高樓林立,馬路上車輛來來往往,人行道上許多小販販賣著土特產品,他們或許是漢族、滿族、中國的朝鮮族抑或是來自一江之隔的朝鮮人,但身為外來客如何分辨得出?

鏡頭拉近北韓將軍的樓房,屋瓦老舊,似也看不到人車往來跡象。(圖/李培雄提供)

踏上知名的鴨綠江斷橋,走到橋斷處,從最近距離看北韓,很想望穿這個神秘國度的真面目,但這有可能嗎?
北韓面的江畔也轟立者幾棟現代化的高樓,但只見樓房不見人,地面上冷冷清清,與丹東這邊的人群熙來攘往,車輛滿街跑,形成強烈的對比。難道這些大樓只是作為門面而設?
這座斷橋是日本人於1909年動工興建、耗時兩年完成的,卻在韓戰中於1950年被美國轟炸機炸斷靠近北韓的部分,歷史真是諷刺啊!

日本人於1909年動工興建的橫跨鴨綠江橋梁,1950年被美國轟炸,如今已成知名的鴨綠江斷橋。(圖/李培雄提供)

搭上鴨綠江上的江輪上下繞行了半個鐘頭,有機會觀看更多的北韓地面,但見約莫十公里範圍內的江畔散落著三、四十棟的兩層樓房,據說是北韓將軍級的高官房舍,用手機高倍數鏡頭觀看,樓房都已老舊,看不到屋內的住戶也不見屋與屋之間的巷道有任何人車的跡象。問了船老大,他說今天是上班日,他們的人也要出去工作啊!所以見不到人車是正常的。這個解釋實在說服不了我這個好奇的外來客。
晚餐時餐廳有朝鮮(北韓)少女的才藝表演。這些北地胭脂身材高挑、皮膚白皙、面容姣好,電吉他、電子琴、爵士鼓及歌舞都有不錯的水準。可惜,還是那句話,她們來自神秘的國度。不許觀眾拍照,每當不知情的外來客拿起手機準備拍照或是錄影時,便有一位年約50許的平頭男子出面阻止。記者幹久了,一眼便知這是什麼一回事?這位平頭男肯定是這幾位姑娘的監督者。

北韓沿著鴨江也蓋著現代建築,但背後依然披著神秘密面紗。(圖/李培雄提供)

節目結束前,這些姑娘也會從俗地下台跟觀眾手拉手一起唱跳;但可以明顯的看出她們除了臉上保持微笑,所有的表演都不是出自內心的熱情。有位同桌的大姐給他們拉到群裡唱跳,事後她抱怨說,這些美女並未徵求她同意,拉著她就轉圈圈,害他頭昏腦脹的。
當地人說,能來此表演的北韓姑娘都不是泛泛之輩,必須是「根正苗紅,」對「金氏王朝」絕對效忠。她們到丹東或者是其他邊界的中國城市工作是沒有個人自由的,出入必須團體行動,而且隨時有人監控她們。難怪他們在表演時讓人有「臉笑心不笑」的感覺。
夜色降臨,丹東這頭燈火輝煌,但是對岸卻是烏黑一片。此地一個笑話,說是某天金小胖到了新義州視察,此時有一個不長眼的屬下對他說,報告委員長,對岸丹東一片光明,但是我們這頭卻是黯淡無光。按理說小胖先生一定會震怒,說不定把這個愣頭愣腦的部下「犬決」了。想不到金小胖卻一反常態、善心大發說,這很好呀,我們是望向光明,他們(丹東)卻望向黑暗,你說何者為佳?這種金氏幽默,可能不無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