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剝離 嬤吃晚餐突胸痛

阿嬤主動脈剝離,醫師以微創導管手術治療,復原快速。(記者湯朝村攝)
阿嬤主動脈剝離,醫師以微創導管手術治療,復原快速。(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8旬阿嬤年輕時心臟就不太好,平時有3高問題,須長期服藥,但常自行停藥。某日回診打疫苗後回家休息,晚間用餐時忽然心跳加速,出現如撕裂般地劇烈胸痛,呼吸困難昏迷送醫。

大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張兼華診斷為主動脈剝離且開刀風險極高。經由電腦斷層掃描及醫師判斷,發現阿嬤是A型主動脈血腫加上B型剝離,且有可能會轉成A型剝離並危及生命。

經評估阿嬤年紀、病況、手術風險、復原情形等,決定以「微創導管手術」治療,從鼠蹊部開0.5公分的傷口,利用導管將支架送入血管腔內擋住主動脈破口,不須開胸處理即可解除危機,更可降低傷口感染、減少出血量、疼痛,以及降低週遭組織傷害,讓阿嬤能在術後儘快地復原。

傳統開胸手術必須鋸開胸骨造成很大傷口,病人承受較大的身體疼痛,感染風險高、復原時間長;微創導管手術可降低感染率、減少疼痛、傷口小、復元快速。

張兼華提醒,急性主動脈剝離的危險因子,如男性、年老、抽菸、有高血壓的病史等。有抽菸的人要趕快戒菸,定期量血壓、控制血壓,生活作息正常、養成運動習慣、正常飲食。如果家人中有主動脈剝離病史,親屬要特別小心,平時如有胸悶、胸痛等情形,需要密切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