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式共學親子同樂會 6/17開始報名


桃園市政府家庭教育中心於7月7日起,辦理「主題式共學親子同樂會」暑期課程,包含14場實體工作坊,配合數學、親子瑜珈、手作、科學、積木等相關主題,以桃園市國小階段學童及其父母為對象,規劃多元的課程主題,增進親子關係,營造幸福家庭。

首先登場的是7月7日Lulu老師帶來的「微型世界」,運用積木將物件縮小,提取重點用最少的零件呈現出物品的神韻,Lulu老師表示,積木不只是玩具,更是幫助孩子們提高學習意願,增加科普知識的好教具,除了瞭解科學定律、激發創造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外,組合積木很容易誘發合作的機會,讓孩童更喜歡與人互動,變得更友善。

主題式共學親子同樂會     6/17開始報名
主題式共學親子同樂會 6/17開始報名

7月14日由Tony老師帶來「原來數學可以很好玩」,透過動手做做看,讓數學變得有趣,從傳統的運算中跳脫出來,結合生活,透過聲音、觸覺、立體觀察等感官接觸,思考並體會問題,從中建立數感。Tony老師表示,他相信「每個孩子,都能學好數學!」,透過傳遞更好學數學的方式,能讓孩子對數學更有感、更容易理解數學的意義。

7月21日邀請許兆芳(毛毛蟲老師),帶領「身歷奇鏡」,從鏡子的特性帶孩子觀察,進而認識鏡子的反射,並透過觀察多片鏡子的組合,引導他們發現萬花筒的科學奧秘,結合科學實驗與藝術創作,啟發好奇心與想像力。8月11日接續帶領「創意開關」,認識簡單電路,再探尋生活中的良導體與不良導體,進而製作各種有趣開關,落實STEAM教育和生活議題連結。

主題式共學親子同樂會     6/17開始報名
主題式共學親子同樂會 6/17開始報名

7月28日及8月3日小屁老師帶來「黏土甜點派對」、「我們的小花園」、「龍年磁吸布偶」及「小熊拉頁卡片書」多元豐富的手作課程,帶領大人和小孩從手作中發展動作技能、提高專注力與耐心、強化問題解決能力,同時豐富孩子的感官體驗與美感,促進創造力和想像力,更重要的是,家長與孩子一起參加手作活動,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情感聯繫,創造共同的美好回憶,邊玩邊累積親子正向互動的經驗,增進親子關係。

親子之間的親密互動對於促進孩子的健康發展和培養安全信任的家庭氛圍都有著重要的意義,8月18日辦理「親子一起動起來!在故事中享受瑜珈樂趣!」,邀請吳姿盈職能治療師,透過小故事連結生活經驗,運用媒材進行道具創作,搭配音樂及遊戲引導親子激發想像力,用肢體表達出各種不同的主題,親子瑜伽為父母和孩子提供了一個安全的環境來表達和分享情感,也為親子在互動中帶來快樂和滿足。

家庭教育中心期待透過多元的主題式親子同樂會課程,讓親子能共學同樂,促近彼此的溝通與對話,本系列課程自6月17日(星期一)中午12:30起開放報名(報名連結:https://reurl.cc/vaXNLa),以親子(一大一小)為單位,每場次錄取15個單位,歡迎桃園市家有國小階段學童之親子踴躍參與。

更多新聞推薦

前中共海軍艇長登陸淡水 邱毅:證明隨時能武統台灣,執行斬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