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斷想/馮尚玉

馮尚玉

九月是豐收的月,也是開啟希望的月。

所謂豐收是對“三農”而言的,農業、農村和農民,經過春播,等待了一個夏天,在這色彩豔麗的九月裏收穫一年的辛苦、一年的希望。俗話說“倉廩實,天下足。”豐收的月份、豐收的季節,把一年的辛苦收裝進豐收的穀倉,也就完成了農民們一年的憧憬。

所謂開啟希望的月,是因為這是新學年的開始,在九月,有那麼多的莘莘學子,毅然走進各自需要走進的學校。學校是傳播文化知識的淨土,學校是學子們求得學識的寶地,學校裏打開腦洞,開啟智慧,把人生的一切、人生的希望都寄託在教育與不斷的學習上,學習才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金鑰匙。

九月也是金色的月,成長並翠綠了一夏的植物,在九月金風的吹拂下,慢慢褪去原有的色彩,緩緩地、一步步完成一生的使命,最終會“化作春泥更護花。”

九月也是我走向教育崗位的開始。那是四十年前的事,如今想來,仍舊如昨天般的清晰。莫怪近日裏已兩次夢到了學生、教室,還有講課的念頭。一次是幾天前的事了,只記得是站在講臺上問學生,講到什麼地方了,學生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是239頁。於是我就讓他們把書翻到239頁,讀著一個只有五六個字的短句說,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例證法。”另一次是今晨的事,夢裏好像是天快黑了,走進學校去驅趕學生回家,一個教室裏有學生點著燭光正在認真的學習,沒去打攪,這時一個臺階上的房間裏走出來好幾個孩子,剛要說“快回家”時,旁邊的門裏進來了幾個人,有個熟悉的還在關門。我說,你們來了,我就回家。那人說“你不開會了。”我說“每次不都是我們沒有參加嗎?”他說“今天不一樣。”我說“你別找事,我已經拒絕了。”回到家,見老人正在生爐子,我找了幾片柴禾,給了他,抬頭又見伙房裏有兩人正在做飯,我又說“你們先吃,我開完會再吃”。這時有人問“什麼會?”我說“副校長、主任什麼的都缺,是補缺的。”那人又說“有你嗎?”我說“我早就拒絕了,不然,任命早下了。”一陣瑟瑟的雨聲,把我吵醒,時近七點,就起床燒茶。

出門的時候,點點滴雨時斷時續,到圖書館繼續看還沒有看完的《瓦爾登湖》之《湖》,看完準備回家時,外面的雨下的正大也正緊。雨是一場好雨,澆滅了已經持續半月之久的三十度以上的秋日高溫,爽哉!爽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