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龍女吳清菊率兩岸企業家探訪甘肅平涼

參訪團一行。
參訪團一行。

▲參訪團一行。

十四日,以臺灣「九龍女」吳清菊為首的兩岸企業家代表團,圓滿地完成了對甘肅平涼市的考察訪問。此次行程為福州市甘肅商會常務副會長賈亞軍邀請探訪,就道源文化產業、能源智能產業、紅牛果蔬產業等進行交流活動,平涼市以其獨特的魅力,為代表團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短短的四天內,代表團進行了一系列的實地考察。他們先後參觀了平涼工業園區、平涼智能光電產業園,以及深具規模的平涼國維澱粉有限責任公司。此外,他們還訪問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西部肉牛種質創新基地,瞭解其先進的牛種研發技術。

文化和自然景觀方面,代表團深入崆峒山大景區,欣賞其天然的美景。隨後,他們前往涇川縣,考察了玉都鎮的鼎匯果業和有名的「平涼紅牛」鼎康肉牛育肥場。接著,代表團又走訪了考察大雲寺·王母宮景區,感受當地的歷史文化底蘊。

最後,代表團抵達靈臺縣,實地查看了皇甫謐文化產業園、邵寨煤礦和古靈臺等重要景點,並在期間進行了專題的考察對接座談會,分享考察心得。

平涼市,古稱渭州。地處甘肅省東部,陝甘寧三省(區)交匯處,古絲綢之路要道,西出長安第一城。平涼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就在涇河流域創造了比較先進的農耕文化。建元十二年(三七六年),前秦滅前涼,取「平定涼國」之意,置平涼郡,平涼之名自此始。平涼境內歷史文化遺存眾多,已發現仰韶文化、齊家文化等各個時期的文化遺址兩千兩百五十七處。崆峒山道源文化、古成紀伏羲文化、西王母遠古文化、皇甫謐醫學文化獨具魅力。

崆峒山有「中華道教第一山」之美譽。西接六盤山,東望八百里秦川,南依關山,北峙蕭關,涇河與胭脂河南北環抱,交匯于望駕山前,海拔高度在一四五六至二一二三點五米之間,垂直高度為六六七點五米,主峰海拔二一二三米,森林覆蓋率達九五%以上,總面積八三點六平方千米。傳說,被尊為人文始祖的軒轅黃帝曾親臨崆峒山,向智者廣成子請教治國之道和養生之術;秦皇、漢武亦慕名登臨;司馬遷、杜甫、白居易、趙時春、林則徐、譚嗣同等文人墨客筆下多有讚譽。崆峒武術被譽為中國五大武術流派之一。考察團一行參觀了道源聖地的各類遺蹟,對景區內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秀美的自然景觀表示讚揚。

吳清菊說,作為海峽兩岸的炎黃子孫,有責任和義務傳承好中華傳統文化,臺灣道源文化研究活躍。她相信通過本次實地考察交流,為兩岸和平涼道源文化交流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