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檢查朝3D立體自動化發展 更精準

去年全球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許多患者擔心染疫而不敢到醫院就醫,近日疫情逐漸解封,馨蕙馨醫院榮譽院長乳癌權威張宏泰教授近來發現有部分乳癌患者延誤就醫情事,特呼籲婦女應重視疫情外也勿忽視自身健康,仍應按規定接受癌症篩檢,若乳房有異狀更應盡速至醫院就醫治療。

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WHO)今年於二月六日世界癌症日前特別召開記者會宣布乳癌已取代二十多年持續首位的肺癌,成為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去年全球共有二百三十萬例乳癌新病例,佔所有癌症病例11.7%;聯合國官員也指出,二○一九年疫情大流行以來,癌症醫療明顯受到影響,半數國家的癌症治療因疫情受衝擊,診斷延誤、治療中斷情況顯著增加,他們警告可能會對未來幾年癌症死亡總數產生影響。

張宏泰教授表示,為了增加婦女乳房檢查的準確率、減少篩檢疑陽個案不必要的手術切片和輔助年輕女性提早乳房檢查,乳房檢查已從2D逐漸朝向3D立體自動化發展,其優點有:一、減少人為操作的負擔和個別差異;二、藉由多角度的X光攝影,同時產生百片以上多切面的影像,比起一般傳統2D儀器更精準;三、減少東方年輕女性乳腺組織緻密重疊而難以判讀問題,提供更好的影像診斷品質;四、減少不必要的手術切片也大幅降低檢查時擠壓的不適感。台灣乳癌每年發生新病例二○一七年已超過一萬三千人,成為國人婦女癌症第一位,標準化發生率更是所有癌症最高、且年紀逐漸年輕化,死亡率排第三位,每年約二千名婦女死於乳癌,對婦女健康威脅極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