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癌症狀有哪些?乳癌分期怎麼分?存活率有多少?一次認識女性癌症頭號殺手

乳癌高居我國2021年女性十大癌症死因的第二位,國健署的資料也指出,女性每12人就有1人可能罹患乳癌。乳癌到底是什麼?可以預防嗎?(更新日期:11月2日)

乳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三名,建議女性朋友定期檢查,以防萬一。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乳癌高居我國女性癌症死因的第三名,建議女性朋友定期檢查,以防萬一。示意圖來源:Getty Images

乳癌是什麼?

乳癌是因乳房乳腺管細胞或腺泡細胞經不正常分裂或繁殖而產生的惡性腫瘤,再加上乳房中含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淋巴結,乳癌細胞很容易因此擴散到身體其他的器官,導致乳房病變外,其他器官也可能受到影響,嚴重的話可能危害病人的生命。

延伸閱讀》台灣女人終其一生每12人有1人恐罹乳癌 一小動作大降4成死亡風險

乳癌症狀有哪些?

部分乳癌在初期沒有明顯症狀,也不會感覺到疼痛,大部分的患者都是在觸摸到乳房腫塊後才發現。罹患乳癌的患者大致上會有這些症狀:乳房出現腫塊但並不會感覺疼痛、乳頭出現透明或帶血的分泌物、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或形狀大小改變。有些患者也會出現乳房皮膚、腋下淋巴腺紅腫,或是有腫塊、變厚等情形。

乳癌不只是家族病史 高風險族群還有這些人

乳癌罹患原因多與家族病史有關,若媽媽或姊妹或家中男性曾罹患乳癌,得到乳癌的機率會比一般人來得高。此外,肥胖、長期飲酒、人工流產次數過多或抽菸等習慣,也會刺激雌性激素分泌,使乳腺上皮細胞增生,並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生育年齡較晚或未曾哺乳的女性,也會有較高的罹癌風險。

延伸閱讀》每天約35人罹患乳癌!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證實:體重過重、不運動最危險

延伸閱讀》28歲女洗澡摸到硬塊!檢查「無遺傳基因」卻罹乳癌 醫警告戒6大壞習慣

乳癌分期共5期 末期癌細胞已轉移到遠處器官

可觸摸到的乳房腫塊是乳癌最重要的臨床表徵,雖然大部分的乳房腫塊都是良性的,但因難以自行判斷,因此仍應由專科醫生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乳癌的分期可以分為零期到四期,零期乳癌即原位癌,癌細胞仍未擴散;第一期至第三期乳癌,則是依腫瘤大小及腋下淋巴結處是否有轉移的情形來區分;第四期乳癌則為轉移性乳癌,已經有遠處器官,如肝、肺等處的癌細胞轉移情形。

外科手術+化學治療 術後定期追蹤很重要

外科治療為乳癌常見的治療方式,但即使經過手術切除後,仍不代表乳癌已經完全根治,後續可能會有復發、癌細胞轉移的情形;因此會透過輔助性的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及荷爾蒙治療來預防。乳癌的術後復健以及術後追蹤是相當重要的一環,能夠協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應定期檢查追蹤,遇到異常時也應盡速回診,切勿輕忽。

延伸閱讀》乳癌轉移了怎辦? 荷爾蒙治療合併標靶提升存活率

延伸閱讀》及早控制住乳癌!研究:「放射線合併荷爾蒙治療」也有效

乳癌非絕症 越早發現存活率越高

若早期就發現異狀,不但能提高乳癌存活率,在治療上也會有較佳的效果。2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隔一至三年進行定期健檢,平時也應進行自我檢查。40歲以上女性建議每年須進行一次乳房篩檢,可降低41%的乳癌死亡率。國健署針對45至69歲婦女,以及有乳癌家族史的40至44歲婦女,免費補助每兩年一次的乳房攝影篩檢費用,鼓勵民眾把握機會,及早接受篩檢。

乳癌並非絕症,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都有機會康復。若是不幸罹患乳癌,建議患者自身做好心理調適,身邊的親友則應給予陪伴和信心;如此一來在搭配專業治療下,就能更有效地控制病情,與疾病和平共存。

延伸閱讀》抗癌故事/提醒年輕女孩也要注意乳房健康,有異狀盡早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