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濕兩用吸塵器vs掃地機器人,該怎麼選?優勢盤點一次看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你討厭打掃嗎?夫妻常見的吵架原因為家務分工、金錢處理、性格差異、婆媳問題、子女教養等,其中家事分配更是常見的爭吵原因,「地板怎麼總擦不乾淨」、「今天換誰打掃」,光是日常打掃就已經傷感情了,突然發生打翻水、小孩吃飯掉滿地這些狀況,更是令人心累崩潰,在這種情況下,選擇什麼樣的工具才能夠解決打掃困擾呢?

說到打掃工具,大家都知道掃地機器人和吸塵器,但是在面臨現實狀況的時候,到底是選擇一體成型的乾濕兩用吸塵器還是掃地機器人才是好用的選擇呢?ptt上有網友詢問「掃地機器人能夠取代真人掃拖嗎」,大部分的網友都認為掃地機器人只能做到7成的清潔,但是細清、邊邊角角都無法取代,除非是使用一體成型的吸塵器才能夠真正取代真人掃拖,讓我們從功能和特色看看這兩種工具的優缺點,再針對不同的情境來分析,到底網友說的是不是真的!

雖然掃地機器人自動清潔打掃是能比較省下清潔的時間,但很多地板除外的地方都不能做到清潔效果。近年吸塵器進化的速度更快,科技已經突破讓吸塵器不只是能吸塵,從地板往上蔓延到床上、天花板等,細節延伸到細縫之外,新款吸塵器現在還有拖地功能,在有小孩、寵物的社群討論度高,除了掃拖更省力之外,許多人也大推毛髮問題都能解決!以下特色盤點:

  1. 三機合一清潔:大多機體都配備多個不同吸頭,只要一換吸頭,就可以從強勁吸力的吸塵器變成洗地機,又可以變成手提式吸床舖除塵蟎的功能等,全家各角度都可以做到一機清潔的效果。

  2. 洗地滾筒吸頭:如一般拖地不同, 更不像掃地機器人只是一塊濕布在地上擦來擦去,而是以滾筒持續以乾淨的水刷洗地板,就像在洗地板一樣。

  3. 縫隙清潔:掃地機器人做不到的縫隙清潔,一體成型的吸塵器都可以做到。像是邊邊角角的縫隙、高處蜘蛛網、書櫃灰塵,只要換一個專用的縫隙吸頭,就可以輕易清潔。

  4. 智慧光學偵測技術:最新科技的吸頭有智慧光學偵測技術,可偵查地面的灰塵,讓微塵無所遁形,立即顯示需要清潔的位置,協助進行深層吸塵清潔。

  5. 扁平設計:市面上一些掃地機器人因機身較厚,有時傢俱底部的位是清潔不了的。然而,選取一部可保持靈活轉向而扁平設計的乾濕兩用吸塵器,就可輕鬆深入低矮傢俱底部。

掃地機器人最大的特色就是靈活輕巧,能夠在人不在家的時候自動清掃地板,對很多人來說非常方便,節省寶貴的時間和精力,回到家地板就自動清潔了。近年可以邊掃邊拖的機型較受歡迎,在社群上的討論度很高,擁有以下特色:

  1. 集結多功能:可遠端操控,具AI鏡頭、防墜落、避開障礙、邊吸邊拖等各種智能技術。

  2. 自動清潔:透過預先設定的清潔計畫,在指定的時間及路徑進行清掃。

  3. 自動偵測:具有自動偵測髒污程度調節吸力,當遇到磁磚與地毯不同材質時,可自動爬到地毯上並調節吸力,但是邊邊角角等地方未能觸及,會有盲點。

需留意的是,以自動清潔打掃為設計目的的掃地機器人,只能做到基本的居家清潔程度,家中不是完整的四方形,很多邊邊角角的位置容易清不到,對於有小孩的家庭,餅乾屑、食物、紙屑都是在桌子底下、玩具堆中,想要只靠掃地機器人就清掃乾淨,效果恐怕不夠。

家裡每天的骯髒程度都不一樣,一下小孩在客廳亂剪紙紙屑亂飛,一下突然打翻湯水。這種複雜的情況下,乾濕兩用吸塵器可以換成洗地滾筒吸頭,直接高效進行家居洗地,把紙屑、湯水、水漬一次清乾淨;若是只有掃地機器人,光是要讓掃地機器人集中在弄髒的區域清掃就有點困難,而且水太多時,掃地機器人的拖布只會在髒污間來來回回,也無法把弄溼的紙屑吸乾淨,需要額外人工清理才行。

一般的家庭不只地板需要清潔,天天躺的沙發、床上也很需要!追劇後的沙發上常常留下一些頭髮,一根根清不知道要撿到何時,吸塵器就可以直接換成除毛髮/塵蟎的清潔吸頭,能快速把沙發上的頭髮吸光,連床上的塵蟎、皮屑都能通通清除,相比掃地機器人,乾濕兩用吸塵器能進行更全方位的居家打掃。

對於每個家庭來說,清潔家務是無法逃避的事,選擇清潔家電可能是一項困難的任務,尤其是當市場上提供了如此多的選擇,到底要怎麼選才適合自己?如果你關注的是居家清潔的程度,那麼選擇就變得容易多了!首重需要考慮你的需求和生活方式,如果你追求方便,希望地板能維持肉眼可見的乾淨,且習慣在室內穿拖鞋的人,那麼掃地機器人可能就已足夠;但如果你想要地板乾淨不只是減少灰塵,希望隨手就能保持清潔、整潔,相較於掃地機器人,一體成型的吸塵器更能依照現實的狀況做乾、濕的立即清掃,不拐彎不繞路,有效去污,會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看更多專題內容「家事科學大揭密 做家務不再是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