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還有「中國夢」嗎?西進前先想清楚這四點

作者:Szu/換日線專欄

自從中國實施「改革開放」後,我們應該多多少少,都會從新聞報導或報章雜誌、甚至是從長輩口中,聽到在中國創業或工作的「發大財」故事。

比方說,哪位伯伯到了中國兩三年後,從普通職員轉眼變成台商大老闆;哪位叔叔跳槽到中國,薪水拿跟台灣一樣的數字──但是轉換成人民幣,公司還提供住宿與來回機票等福利。

而我的父親,也可說是這些故事當中的一份子:從中國剛改革開放時,他就是將製造產業帶到中國來的眾多台商之一。當時中國的工人月薪大約只要 500 元人民幣左右;就算是北京大學或清華大學畢業的一流高材生,月薪也不過 2000 人民幣左右。低廉的人力成本加上尚少外資、本地企業競爭,前幾批赴大陸投資、工作的台商與台幹,確實存在過一段榮景。

到了現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台後,更將自中國改革開放、經濟起飛後的種種進步和商機,包裝成所謂的「中國夢」,在國內外大幅宣傳;同時在幾年前,還祭出所謂的「 31 項惠台政策」,鎖定台灣的年輕人赴陸工作。

現在,隨著武漢疫情的持續擴散,開始有越來越多人,對這所謂的「中國夢」產生質疑。然而事實上,就算沒有武漢肺炎,對近年許多自台灣赴中國的創業者、工作者來說,隨著中國本地人才的教育水準提升,產業亦漸漸不需要「台商」、「台幹」帶來新技術或新管理模式,「中國夢」很可能早已不復存在。

筆者目前就在上海某外資公司任職,近年來看到的真實狀況,很可能與不少人對中國的想像有相當大的落差。因此透過以下這篇文章,分享自身所見,目前到中國大陸工作的現況與難處:

1. 中國失業率攀升,當地年輕人職場競爭非常激烈

2. 高額的稅務負擔,及 2019 年 9 月剛通過「港台籍人士需加保五險一金」的影響

3. 北上廣深的高額房租費用

4. 企業慢慢當採用當地直接聘用,而非外派

一、中國失業率攀升,當地年輕人職場競爭非常激烈

2020 年,是中國於 20 年前提出 「消滅貧窮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年。中國官方也在 2019 年底,公布中國人均 GDP 已站上一萬美元大關。然而,從中國 2019 年的失業人口來看,大多是在 8% - 10% 間──換言之,保守估計在中國,約有 5 千萬人左右是長期待業或失業的。

近年中國每年的大學畢業生,約在 830 萬人口左右,相比 10 年前的大學畢業生人口,已經大幅成長 45%。就我所觀察到的就業市場,如今的中國大學應屆畢業生,大多需要花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可以找到全職的工作──換言之,對於從台灣赴中國工作的你來說,若本身的實習、職場經驗不足夠,企業甚至會要求先從實習合約開始,工作到一定的時間之後,才願意與新鮮人簽署正職的勞動合約。

二、高額的稅務負擔,及 2019 年 9 月剛通過「港台籍人士需加保五險一金」的影響

中國的稅制變化,不斷提高境內外商、台商的負擔已不是新聞。去年 9 月並通過「港台人士需要加保五險一金」相關規定──乍聽之下,會覺得公司幫助員工加保五險一金會是對員工很好的一個保障,然而實際狀況是,當你想把這些五險一金的錢全數領出來,會是一個很艱鉅的挑戰,更要面對十分繁瑣的申請流程。

「五險一金」由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最後是住房公積金構成。按照現行制度,每個人要被扣除薪資的 8% 給養老基金、 2% 的醫療保險、 0.5% 的失業保險以及 7% 的住房公積金。另外,公司亦會依照你的薪水,扣除一定比例的稅額,每月工資在 5000 元人民幣以上,會依照比例去扣除稅額,並且採累進稅制──因此,一位員工的「帳面」薪水,實領金額約會被扣除至少五分之一左右。

三、北上廣深的高額房租費用

現在,想在中國的大城市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就不得不面臨高額的房租費用。以下數據來源是中國國家統計局,城市房價網,易居研究院的資料顯示:

北京的房租收入比是 58% ,月平均房租是 2748 元人民幣

深圳的房租收入比是 54% ,月平均房租是 1500 元人民幣

上海的房租收入比是 48% ,月平均房租是 2319 元人民幣

廣州的房租收入比是 38% ,月平均房租是 2211 元人民幣

由於人口持率流入,大部分外來人口湧入租賃市場,造成中國一線城市的租賃價格長期居高不下,租金負擔十分沈重,經常超過工作者一半、甚至接近六成的薪資。

四、企業慢慢當採用 local hire 而非外派

隨著中國本地人才的教育水準提高,以及越來越多外資企業選擇中國大陸的一線城市做為亞太區的企業總部,如今各大企業,已沒有必要繼續負擔相對高額的成本,聘用台灣人到當地就業──現在大多的本地、外資企業,都採用 local hire 的方式進行聘用,就像是由中國大陸其他城市到北上廣深工作的概念是一樣。

換言之,若計畫赴中國大陸工作,必將面臨職場上來自本地人才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絕沒有所謂的「輕鬆賺取高薪」這回事。

不是一味「唱衰中國」,而是多思考風險成本

當然,任何地方都有其機會與風險。筆者本身就在上海工作,並非一味指稱到這邊工作就是非常不好──事實上,這邊的不少企業行號,仍有許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例如單以第三方支付產業來說,中國大陸的很多企業,很可能比台灣來得更有競爭力。

分享此文,是希望因長輩故事或媒體報導,而有著所謂「中國夢」的台灣年輕人,可以多看其他評論,並且考量自身所需付出的成本與代價。

最後的最後,中國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平台,年輕人在此確實也有許多發揮的機會,但你可以去闖出多大的市場,完全要靠自己的能力。這點其實和其他地方並沒有什麼不同──先充實好自己的能力、並預先做好心理準備,才是最重要也是必要的事情。

※本文由換日線網站授權刊載,原標題為《 現在,還有「中國夢」嗎?──考慮西進前,請先想清楚這四點》,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換日線文章

前中國公務員的疑問:我們的富人權貴、中產階級正「集體跳船」,為什麼台灣人卻想「西進」?
「中國夢」沒有比較偉大──在北京,遇見堅強又艱難的「蟻族」青年

作者簡介:

英國雪菲爾大學人力資源管理學畢業,目前在上海某外資公司就職,喜歡觀察中國與台灣的就業狀況,並把遇到的實際例子分享給大家作為參考。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