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極體新兵報到 虹揚赴陸有成 9月26日返台上市

工商時報【王中一╱江蘇揚州報導】 二極體廠虹揚-KY(6573)的上市競拍即將於今(8)日截止,並於本月26日掛牌。董事長方丁玉昨(7)日表示,他早在1992年就到中國大陸發展,當然理解在大陸股市掛牌的本益比遠高於台股,但會捨大陸而回台掛牌,就是本著回饋台灣這塊土地的心,「有信心能夠回報投資人」。 虹揚-KY的製造基地位於以江蘇揚州,在當地已經耕耘20多年,近5年都維持20%的高速成長。方丁玉指出,該公司的產品線相當廣泛,現階段是以應用在太陽能發電板與電網之間的接線盒(Junction Box)內部之二極體為最大宗、佔比約45%,其餘應用包括資訊、通訊、車用和家電。 虹揚-KY目前資本額為5.58億元,透過競拍後的股本將超過6億元,符合上市門檻。該公司的產品主要為二極體及橋式整流器,擁有3吋及4吋晶圓產能,年生產二極體及橋式整流器超過20億支以上,在台灣的同業包括敦南、台半和強茂等公司。 方丁玉指出,該公司多年前就開始嘗試跨入車用二極體領域,陸續拿到16949等認證,但儘管產品開發出來,也通過認證,但客戶就是遲遲不拿貨,他實在忍不住去問客戶是何原因?未料,客戶的一句話:「你們公司又沒掛牌,東西出了問題賠得起嗎?」,激得方丁玉決定朝上市發展,至於掛牌的地點,則是源自於執行長-也就是太座的堅持,一定要回台掛牌。 值得關注的是,虹揚-KY這幾年除了打入車用市場的車窗、後車門、雨刷等二極體產品之外,更成功做出難度最高的「車用發電機二極體」,方丁玉相當自豪的認為,該產品的等級與朋程(8255)相當。他坦言,朋程耕耘此一領域太久,但主要以原廠(OE)為主,而虹揚-KY主打的則是售後(AE)市場,瞄準的是中國大陸每年銷售2,000萬台汽車所帶來的龐大售後市場,等到成為AM的龍頭,就會朝向OE進軍。 方丁玉強調,虹揚-KY的最大競爭力,是在中國大陸擁有18個自建的銷售通路,能直接面對終端客戶,不需要經過層層的代理商。而虹揚的自有品牌「HY」產品的銷售目前佔整體營收的65%、35%則是為一線大廠OEM代工。 展望未來,方丁玉指出,虹揚-KY目前正在興建新廠,原有廠區則計畫予以處分,預計明年第1季末、第2季初就可完成搬遷,屆時將新增前段晶圓的產能約20%,後段的封裝產能增幅更達30%,成長的速度會更快。法人表示,以該公司今年上半年EPS為1.6元、全年可挑戰4元來看,明年有機會賺半個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