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敵星星失效!是復發還是重複感染?如何判斷?再度染疫該怎麼辦?哪些高危險族群要小心?

隨著全台感染新冠肺炎的本土病例增加,確診個案出現重複感染的情形也逐漸變多。究竟該如何判斷是「二次感染」?還是「復發」?所謂的「重複感染」又是什麼?如果再度確診了該怎麼辦?哪些高危險族群要小心?本文一次告訴你!(2022/7/1更新)

隨著台灣確診人數增加,「重複感染」已成新的防疫焦點。(圖片提供:Getty Images)
隨著台灣確診人數增加,「重複感染」已成新的防疫焦點。(圖片提供:Getty Images)

復發?二次感染?重複感染?三者有何不同?

民眾染疫康復又出現症狀,到底是復發?還是重複感染?若想揪出真相,必須靠病毒基因定序來判別,不同病毒株就是重複感染;但就算是同一種病毒株,也有因殘留體內而復發,或再度被病毒侵襲等兩種情況。

目前各國對新冠肺炎重複感染的時程定義不同,例如英國需至少間隔90天以上,分別有兩次不同新冠確診紀錄;美國認定兩次感染之間,需間隔60至90天;歐洲則認定60天以上,屬於重複感染。

而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則在7月1日針對「重複感染」推敲出明確定義:

  • 一至三個月內:「症狀惡化」,且符合「PCR陽性且Ct值<27或抗原/核酸快篩陽性」兩大條件,不需要等基因定序,即可由醫師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比照確定病例處理。

  • 間隔三個月以上:標準較為寬鬆,只要符合「PCR陽性且Ct值<30以下或抗原/核酸快篩陽性」的條件,即可由醫師評估後通報。

  • 一個月內:一律不認定為重複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1日公布國內「重複感染」定義。(圖/指揮中心)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7月1日公布國內「重複感染」定義。(圖/指揮中心)

雖然目前有二次感染、重複感染等説法,不過指揮中心指出,考量到未來可能出現二次感染、三次感染等情況,初步定調將二次感染或再度感染等狀況,統稱為「重複感染」。

延伸閱讀》重複感染定義出爐 發病1至3個月內須符2條件

重複感染的機率高嗎?重症率或致死率高嗎?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在臉書表示,英國國家統計局(ONS)一份數據顯示,Omicron的重複感染風險為Delta的16倍。而美國分析569萬名確診病例後發現,二次感染率為12.29%、三次感染率為0.76%、四次以上感染率0.08%。且從數字看來,確診第三次的時間,會比二次感染來得更快。

重複感染的症狀,不一定會比初次感染輕微。根據上述美國調查,再次感染相較於第一次感染,死亡率增加2.38%、住院率上升9.5%,其中影響最深的是精神狀況,恐增加12.1%的精神壓力,其次是肺臟、心臟疾病各5%、神經疾病3.6%。

延伸閱讀》BA.4、BA.5入侵恐掀2次確診潮?醫師秀數據曝重複感染機率

重複感染如何通報?該隔離嗎?

符合一至三個月重複感染者,醫師可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並先比照確定病例處理;後續由疾管署各區管制中心,研判是否為新的確定病例,並啟動相關防疫措施。

而符合三個月後重複感染者,經醫師評估可能為重複感染個案後,應進行法定傳染病通報;後續再依確定病例處理原則,啟動相關防疫措施及醫療處置。

復發或重複感染,需要吃藥嗎?

高雄長庚感染科主治醫師李禎祥說明,初次感染醫師開立抗病毒口服藥的目的,是為了搶在發病前五天的「病毒增生期」,減少病毒複製,降低進入發炎期、重症死亡的機會。因此當藥吃完了,即便快篩又顯陽,仍不需要再用藥。

成大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南瑤也同意,依照目前科學證據來看,同一次感染(復發)是不建議再給第二次治療藥物;但若判斷為重複感染,仍要給予治療,才能預防高風險群變成重症。不過羅一鈞提醒,二次給藥要謹慎考慮重複用藥或高齡等用藥風險。

重複感染該請什麼假?可以請領傷病給付嗎?

確診者依法必須進行7+7檢疫,前7天居家隔離可請病假,併入住院傷病假,且不得扣發全勤獎金;後7天自主管理則可請病假、事假或特休。

但重複感染者也能比照辦理嗎?勞動部7日回應,若經醫生判斷為重複感染,同樣在7天隔離期間可請住院病假,雇主應給假,且不得扣全勤;自無法工作的第4天起,可依《勞工保險條例》相關規定請領傷病給付,不會因先前確診已請領過而有影響。

延伸閱讀》勞動部:勞工二次確診可申請勞保傷病給付

如何預防重複感染?哪些人要特別小心?

醫師黃軒分享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DC)的最近研究,在Omicron 病毒流行期間,打滿二劑疫苗,可防止再次感染引起住院的保護力為35%,打滿第三劑(加強劑)的保護力可達68%。

根據美國CDC建議,還是要完整地接種疫苗,施打的時機點在有症狀後(可以「確診日」作為基準點計算)的至少三個月後;若是符合公費疫苗第四劑的施打對象,則要留意與第三劑之間,需間隔至少150天。

另外,美國傳染病專家羅素(Thomas Russo)建議下列四項作法,減少重複感染的風險:

  • 該打疫苗時,就打好、打滿

  • 當社區處於感染高峰時,避免不必要的群聚與接觸

  • 勤戴口罩

  • 健康的飲食與規律運動,儲備天然免疫力

雙和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李垣樟也提醒,已有文獻指出,免疫不全的病人較難將病毒根除,因此有癌症病史、慢性病史、服用類固醇或免疫力不好的族群,都要小心被反覆攻擊,產生重複感染情況。

實習記者:吳柏漢、陳昭容

核稿編輯:林思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