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花小姐:不管寒暑假,澳洲學校放假時都沒有作業!澳洲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享受」,享受自我學習的過程

二花小姐(未來Family專欄作家)

相較亞洲文化認為壓力能激發潛力,是必要之惡,澳洲教育的中心思想是「享受」。享受學習的過程、享受開闊視野的驚嘆、享受化知識為力量的成就感,萬法自如,處處是學習。

沒有作業的假期

學生時代的蟬聲綿綿代表引頸期盼的暑假,搖身成為家長後聽到蟬聲大熱天都能嚇出一身冷汗,明明昨天才雀躍地倒數寒假快結束了學校會把魔獸收回籠裡,轉眼見鬼了暑假又來。澳洲父母聽到學校假期背脊發的涼,完全不輸臺灣爸媽涔涔流下的冷汗。

澳洲學校的放假制度徹底考驗著父母的經濟、體力、社交情況、家庭支持系統、智力和心理的彈性與成熟度。

「不過就是放個假,有需要這樣嗎?」太需要了,因為澳洲學校實在太常放假了!

澳洲大學以下的學制是一學年四個 terms,每個 term 平均十個星期,兩個 terms 合起來是一個 semester,類似臺灣的一學期。除了年底跨聖誕節和新年有約一個半月的長假算是暑假外(年底是南半球的夏季),term 與 term 之間各有兩星期的學校假期(school holiday)。

換言之,澳洲孩子平均每上課十周就放假兩周,一年有六周加一個半月,合計約十二周的學校假期。哪個上班族有十二周假可請?澳洲的正職全職工作法定年假是四周,就算父母倆都有假且把所有的假都貢獻給孩子放假還是遠遠不夠。

澳洲沒有安親班,除了家長間互相輪流支援,幸運的話有阿公阿嬤、爺爺奶奶就近掩護,相距若不遠不近乾脆送去住個三五天到一星期,已是家有屁孩的父母此生奢求的小確幸。只不過澳洲地廣人稀,更多情況是爺奶家都在遙遠的別州,或是像我們家這種飄洋過海來移民的家庭,阿公阿嬤爺爺奶奶家可能在歐洲、亞洲、美洲、北極圈……遠非行囊款款隨隨便便就可以回鄉下阿嬤家爬樹,長達十二周的學校假期父母該何去何從?

你說暑假作業?別傻了,不管什麼假,澳洲學校放假時統統沒有作業!

澳洲人身體力行始終貫徹著「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這句話。放假,當然要認真休息,哪有作業可言?對澳洲人來說,放假就是放假,放假時就專心放假。此一文化從童年延伸到成人,澳洲人非常重視個人生活,放假時一定盡可能不處理公事。常常一封 E-mail 寫過去,得到「我正在放假,從×月×日到○月○日,等我回來會盡快與您聯絡」的自動回覆,若是有職務代理人會放上代理人聯絡資訊,如果沒有,管他什麼天大麻煩久而久之你會習慣,等吧!

我的工作性質需要能被隨時找到,由於懶得多帶一支工作專用手機,一直都是用私人號碼。有時那天沒上班,有人打來要說工作的事,告訴對方不好意思我今天不在辦公室,電話那頭的歉意往往直接滿出話筒,反而讓我過意不去。澳洲人認為,放假是辛苦工作應得的獎賞,是犒賞自己也是好好休息和充電的時候,不應該還記掛著公事,放假若被工作騷擾,天理不容。

女兒初上小學時我對澳洲教育懵懵懂懂,某年暑假計畫提早兩個星期回臺灣,專程去班上向老師請假:「不好意思我們會缺課,請問老師是不是有什麼作業要讓我們帶著做呢?」老師非常驚訝地望著我和女兒:「為什麼?我怎麼可能毀了妳們的假期?」

去玩吧孩子,辛苦了一學期,這是妳應得的休息,多兩個星期算妳賺到的!拍拍肩,lucky you。臺灣魂媽媽從小在開學前哭著趕作業長大,怎麼我的孩子什麼作業都沒有?上學辛苦什麼了?還要休息?

放長假才藝班也全面停課

最最驚悚的是,學校假期時不只學校放假,連才藝班都全面停課,enjoy your holiday,開學再見喔~

澳洲人難道不怕孩子放假把人放懶了、心放野了、腦子放糊塗了嗎?後來倒是想明白了,我們也走過孩提時代,說真的,作業有讓我們人不懶、心不野、腦子不糊塗嗎?再說,放假不就是為了要合理懶、正常野、難得糊塗,澳洲父母很歡迎孩子們放假時睡到飽,一整天穿著睡衣在家閒晃,或癱在沙發上耍廢用腳搆洋芋片吃。「平常上學不能享受這種時光嘛!」他們說。果然,假就是拿來放的,放空的放。

沒有暑假作業就表示孩子的腦子不動了、生鏽了?那倒也不會。為了配合需要上班的父母,也讓孩子在假期中接觸一些平常沒機會接觸或沒時間參與的活動,澳洲坊間提供五花八門的假期活動(School Holiday Programs)。這類活動往往和學校課業無關,大多是運動,如網球、足球、游泳、跆拳道、溜冰、滑板;或是藝術,如音樂、表演、演說、舞蹈……應有盡有,隨著時代變遷,科學或寫程式這類活動也愈來愈多。

這些我們理解為對考試和成績沒有即刻幫助的「藝能科」、「才藝班」,其實能在無形中培養孩子的能力和競爭力。澳洲父母認為,假期是從例行學校課業中跳出來的難得機會,孩子應該接觸一些針對生活、體能、人格培養的活動,或是享受興趣喜好。

帶著孩子上班去

父母無法請假、阿公阿嬤無法托兒、假期活動又太貴時,澳洲父母只好帶著孩子上班去。好在澳洲多數公司都理解父母的難處,是人都有需要江湖救急的時候,說不準哪天就換你為孩子放假何去何從抓破腦袋,給人方便自己方便嘛。

在不影響正常營運的狀況下偶爾把孩子帶來上班,主管和同事都能互相理解包容,還會輪流餵食逗弄小孩,為繁瑣工作帶來一注活水,樂天隨興的澳洲人很願意成人之美。下次在大眾運輸工具或繁忙的商業街區裡看見西裝筆挺或穿著正式套裝的父母牽了個背著五顏六色卡通包,懷裡還抱著玩偶或玩具車的孩子,大概就可以合理推論:啊,學校假期又到了!

帶孩子去上班當然不可能期望孩子跟著朝九晚五、加班應酬,通常那一天待在辦公室的時數得縮短,好處是孩子可以體驗大人「工作」的氛圍,看到父母工作時的樣子以及和同事的相處與進退這種平時很難有機會看到的一面,操作得當的話極具啟發性。尤其孩子間經常分享自己去爸媽辦公室的所見所聞,我們視為不得不為的苦差事,對小小心靈其實相當有激勵之效,算是意外收穫。

我和先生在學校假期時會輪流帶孩子去工作,大人看來不好玩的辦公室、無聊透頂的事務,孩子卻滿心期待。在家不是猴子一樣靜不下來就是躺在地上喊我好無聊,在辦公室竟然有滋有味地從早搞到晚。有時我們整天忙著開會,孩子偶爾留在辦公室裡,偶爾去認識的叔叔阿姨辦公室串門子,或自己去茶水間拿餅乾、麵包、零食吃,同事也會不定時餵食還變魔術給他們看,某次醫院的維修工甚至現場鋸木頭做了把木劍給吾兒。

帶孩子去上班也很好「用」,簡單工作如跑腿、澆花、丟垃圾,其他像是文件分類、蓋章、貼郵票、打洞、裝訂、碎紙……等雜事,就叫他們自己向祕書或行政人員要來做。有人分擔工作,叔叔姊姊阿姨個個笑得合不攏嘴,張開雙臂歡迎免費童工,直問:「孩子們什麼時候再放假?我有很多事情給他們做喔!」

如果一定要問「孩子學到什麼,這樣不就虛度了光陰」,其實不然,為了讓一整天的時光不無聊、不虛度(虛度是大人想法,小孩只怕無聊),澳洲父母會讓孩子前一天就先擬定活動大綱、做好時間規畫。孩子可以自己分配這幾個小時裡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接著和爸媽談判,睡前記得打包好要帶的個人用品、書籍、玩具等,自己的東西自己準備,澳洲爸媽不幫孩子收書包。

到了公司,面對前來和爸媽接洽公事或專程來和他們打招呼的大人,無論認識不認識、不論是爸媽的上司、下屬或同事,都是孩子學習人際應對和禮貌的機會。當爸媽忙於公事甚至一整天都在開會,孩子就要學著審時度勢、耐心等待。在被分派的小工作裡,孩子也有機會動動腦、學習一些做事技巧,更在其他大人的讚美、餵食或小禮物中體驗到幫助別人就是幫助自己的成就感。

每次講到這裡,臺灣朋友就會怨嘆這在臺灣不可行,為此我萬分遺憾,不過其實澳洲也不是一直以來都這樣,澳洲文化在很多地方依然帶有英國人保守的嚴肅氣息,但隨著時代改變,雙薪家庭愈來愈多,工作形態、職場文化與大家的態度也漸漸以「家庭親善」為目標在改進,日前國會女議員帶著孩子進議場,一邊發言一邊餵母奶,同樣引起了正反兩極論戰。只能說改變社會風氣需要時間,更需要每個人勇敢發聲和爭取。

另一方面,學校假期最最珍貴的,當然是孩子與父母好好相處的時間!說來矛盾又像極了愛情,孩子年幼時整天黏在屁股後面巴不得他們趕快到入學年齡讓我寂寞寂寞就好,等孩子真的都上學了,學校假期反而成了唯一能和他們整天相處的珍貴時光。孩子放假在家也是手足的修煉場,從水火不容互相嫌棄對方是干擾,到慢慢懂得協調配合,最後能享受互相陪伴,是為孩子未來人生能互相扶持最值得的投資。

美國電影裡孩子一去就幾個星期、一兩個月的夏令營(summer camp)在澳洲少之又少,就連三天兩夜的夏令營都很少。澳洲成人注重自己的休假,當然也注重孩子的假期,因為這是享受家庭生活最好的機會。即使是雙薪家庭,父母也會盡可能輪流拿假陪伴孩子,帶著孩子四處走走看看或來趟家庭旅遊,從工作中暫時抽身喘口氣、加溫或修補親子關係的同時也帶孩子體驗生活。尤其是年輕的孩子,很多生活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便是在與父母的相處和互動間潛移默化、一點一滴累積而來。

大人都知道過日子需要智慧和練習,不該忘了就算只是帶著孩子平常地「過日子」,對他們而言其實也有無限學習。澳洲相當重視孩子的生活技能,學習和考試都會盡量和生活結合,目的就是讓孩子不僅學科好,還要能夠應用在生活上,才不會科科一百分,生活卻零分。

舉一個澳洲小學生的考題做例子。題目是路邊常見的停車規定牌子,要回答「今天是上班日,現在是星期二下午五點,箭頭左邊的停車位可不可以停車?如果可以,可以停多久?箭頭右邊呢?」以及「現在你要去附近的餐廳吃飯,如果箭頭兩邊都有車位,你會停在哪個位置?」

一個問題裡考了:

生活常識:平常是否留意路邊停車的牌子?看不看得懂?

數學:時間觀念(AM與PM)、時間範圍、星期二下午五點在哪個範圍裡(或外)?

數學:½是什麼,½小時是多久?

英文:星期日期的縮寫。

判斷力:吃飯約花費多少時間?如何避免停車超時被罰款或是必須中斷用餐出來移車?

從判斷情況、解決問題到做決定,都在實際生活裡才有機會接觸和學習,學校沒有教,卻是社會化的必備技能。等等,學校沒有教怎麼會考?學校沒有教、教不完的可多了,沒教生活難道就不生活了嗎?澳洲考試有一項叫做 general ability,考的就是學生方方面面的整體技能,而假期正是讓孩子在課業以外學生活的大好機會。

對澳洲人來說,孩子放假不一定要被作業和活動塞滿才算充實,也不一定要報考證照課程才不算虛度光陰,讓他們有機會學習安排自己的時間、接觸一些平時沒機會嘗試的活動、做點平常沒時間但卻有熱情的事、得到與親人或朋友有品質的相處、在生活情境中學習……無一不是知識的累積、是興趣和潛能的激發,更是難能可貴的生活經驗。這些,作業做不出來、上學日無暇顧及,卻能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也為孩子將來獨立生活和進入競爭激烈的社會打下基礎、累積能量。

學習是拿來享受的

話說澳洲小孩假期沒作業也罷,回家也沒功課,臺灣囡仔熟悉的那套預習、複習、溫習、考試、再複習、總複習,他們一樣都沒聽過,每天的書包裡只裝著便當、水壺、玩具和莫名其妙的垃圾,不知學業壓力為何物。

相較亞洲文化認為壓力能激發潛力,是必要之惡,、享受開闊視野的驚嘆、享受化知識為力量的成就感,萬法自如,處處是學習。

臺灣教育一綱多本,澳洲教育多綱多本,州政府有州政府課綱,國家有國家課綱,喜歡什麼用什麼課綱、選哪個本完全由學校老師決定。新學年開始前學校會發下一張文具採買清單,父母只要負責準備文具和空白筆記本即可,課本習作開學後學校會統一發,發了之後就留在學校,頂多把筆記本帶回來寫名字和貼書膜,然後相忘於江湖。

繳出去的學費買了什麼書?不知道也不需要知道,因為教學是老師的事、學習是孩子的事,家長不必訝異更無須歡喜。平時回家不用複習也沒有功課,聯絡簿壓根不存在,父母要到一年尾聲孩子把學校抽屜清空帶回家時才會第一次看見,哦,原來今年孩子在學校是學這些玩意啊!

澳洲小學生幾乎沒有功課,少數老師會給 Homework,但絕對不是我們想像的回家作業,充其量只是些讓孩子下課後不會太無聊的簡單活動。什麼畫圖啦、美勞啦、練習幾個單字、寫幾個句子、算幾題數學,也可能是做家事、照顧植物、運動,連看夕陽都算數,不知道是我醉還是老師有喝,有些功課單上甚至特別註明只能花××分鐘做(通常是十分鐘,頂多三十分鐘)。

「那其他時間要幹嘛?」玩!放鬆!

澳洲教育認為,小學階段應該是「學習愛上學習」的年紀,與其把時間花在寫作業和補習,不如去戶外踢球、體驗課外活動或享受閱讀。某位朋友看不下去小孩如此放浪形骸,自己買了練習本規定兒子每天下課後至少要花一到兩小時做功課。老師知道後便來道德勸說:「L媽媽,孩子在學校已經做很多功課了,很努力、很辛苦,回家不要再給他作業了,要讓他好好休息!」媽媽表示無奈:「他從三點下課回來就吃吃喝喝玩玩,不然就是坐在那裡看著電視傻笑,到晚上九點上床前也沒做過什麼正經事,休息哪裡不夠?」

身為一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澳洲每間學校上下學時間各有不同,平均算起來是朝九晚三,在學校的時間大約只有六小時,扣掉下課吃飯講廢話,真正的「上課」時間大概四小時,無怪臺灣魂媽媽很難想像孩子在學校到底哪裡辛苦。

不僅如此,老師還叫家長不要看小孩寫功課,因為看了就忍不住盯,盯了就忍不住教(教了就忍不住火大)。老師說:「我就是要看他們寫錯,這樣才知道他們哪裡學得不夠,才能幫他們加強,各位家長請不要搶我的工作喔!」完全是親子關係劃時代的救贖。

沒作業也不複習,怎麼準備考試呢?這簡單,不考。

都說了學習的目的在愛上學習,考試對此一中心思想可沒什麼貢獻。義務教育就是要讓人安心讀,不用擔心考不好或考不上沒學校可念,認真享受學習就對了。什麼小考、抽考、期中考、期末考一律不考,當然也沒有早自習考,因為壓根沒有早自習,到學校書包一扔就去野了。

澳洲小學生唯一會碰到的考試也不叫考試,而是國家舉辦的「評估」(NAPLAN,全名 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 Literacy and Numeracy),勉強譯為「國家讀寫和計算能力評估方案」。此非測驗亦非考試,開宗明義闡明「評估的是基本能力,不是要看學生學問做得多好多棒棒」,而且只在三年級、五年級、七年級和九年級實施,好讓父母大略了解與追蹤孩子的學習狀況,不參加亦可。

這場國家評估的結果不以分數呈現,完全不給爸媽質問「數學考九十二分,另外八分去哪裡了」的機會,而是會用條狀圖標出全澳洲學生的平均程度、孩子學校的平均程度、全國表現頂尖的學生平均落點,以及自家孩子的落點。評估目的不在比較,更不是想藉此指出孩子的弱點,只是要讓孩子有機會看看全澳洲學生的平均學習狀況。學校除了配合政府公布的時間發題目,其他一律不管,老師不會幫孩子準備考試,也不會特地複習,評估分析直接寄到家裡給父母(或是裝在信封裡寄到學校由孩子帶回),老師不會看到孩子的成績,當然也沒有檢討考卷這回事。

澳洲孩子要直到中學(high school,共六年)才開始正式接觸作業和考試,也就是說七年級起課業量會突然增加,孩子們一下變成落入凡間的精靈,下課後的時間管理更成了一大挑戰。剛開始的確會有學生適應不良,還好孩子的適應性和可塑性很高,澳洲孩子的個性也普遍獨立,很快就能把腳步調整過來。

雖說中學開始有考試,一年也就考那麼一次叫做 Yearly,還不是真考,充其量只是測驗,仍然以「考試是為了幫助學生評估自己的學習和強化記憶」為目的。澳洲老師並不想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更不想考倒學生,要嘛是 open book,不然就是孩子練習過的題目一模模一樣樣再考一次,也可能是以小論文、簡報,甚至拍短片的方式呈現。每到年底孩子開始嚷嚷「要考試了壓力好大」時,我真的一點同情心都擠不出來,你們這些不知民間疾苦的傢伙,懂什麼叫考試壓力大?!

澳洲唯一的大考就是考大學,有點類似臺灣的學測,不同的是澳洲人認為學習要適性,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和不擅長的科目,十項全能科科滿分的學生可遇不可求,因此澳洲大學的考試科目和難度是可以自由選擇的。此系統無法用三言兩語解釋,化繁為簡來說,如果你數學很好,可以選等級比較高的數學,得分比重也相對較高;若數學不是你的強項,那就選基礎數學,把準備重心放在其他有把握的科目上。若是學生在術科如音樂、跳舞、體育上長年耕耘或極具天賦,也可以依照程度報考不同等級的術科,一樣算入總成績。

澳洲人相信學習應該是自發的、主動的,愉悅且樂在其中,這樣的學習才有效率、才可持久,才能讓學習成為一輩子的習慣,而不是為了應付作業和考試而不得不學習。這種觀念也間接培養了澳洲人終身持續進修的習慣,實踐活到老學到老的真義。

如是之故,澳洲人從學校畢業後,依然樂於透過各種管道學習培養新技能或更新知識,視重新拿文憑轉換職業跑道為理所當然,三十歲、四十歲、五十歲,砍掉重練永遠不嫌晚。與此同時,澳洲人不流行高學歷,認為那只適合想要鑽研學問的人。不少人是在工作十幾二十年後,發現自己想針對某個領域做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才重回學校念碩士或博士。

一般來說,澳洲人更看重訓練的過程和結果,也就是所謂的軟實力。他們很習慣上一些小課程,例如工作上碰到某樣自己沒接觸過或不熟悉的事物,便找個課上,是不是正式學位、有沒有證書文憑都不要緊,重點是學到東西且能學以致用。澳洲政府和民間機構提供了許多這類小而美的培訓課程,個人可視需求或興趣報名。公司行號也相當願意掏錢讓員工迷你或短期進修,算是員工福利的一種。對員工來說,有人出錢上課何樂不為;對老闆來說,這項投資將反映在辦公能力和工作效率上,最終還是會成為事業的軟資產,不但不虧可能還賺到了哩。

以前我不明白澳洲人為什麼不計較上課有沒有文憑、會不會升遷或加薪,學習宛如某種全民運動,想知道就去學唄,這些年跟著兩個孩子的教育走來才發現,或許求學階段整天只帶個便當就逍遙上學、盡情享受學習真的功不可沒。想起自己聯考放榜後丟書、燒書、發誓從此再也不碰書,實在汗顏。教育走到底,怎麼會是製造出一堆創傷症候群患者呢?

願我們都能單純享受汲取知識獲得的成就感和充實感,讓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揪團開趴一樣自然,有需要的時候就來一攤。學習愛上學習,也是一種美德。

摘自 二花小姐《澳洲認真使用須知:一枚資深澳客的真情分析與隨興採樣》/時報出版

更多教養策略及教育快訊,就在《未來Family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