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二三第四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結果揭曉 聯大三入圍、一獲楷模獎,表現亮眼!

國立聯合大學參加二0二三第四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由建築系王本壯老師與陳品竹老師帶隊參賽以「“4C教育”碳變“5C 在地生活文化”」方案入圍在地共融組並獲得「楷模獎」。二0二三第四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是國內知名且獲獎難度極高的大學永續賽事,今年吸引全台各大專院校共一二0件參賽,入圍及獲獎名單共四十七件入圍,完整獲獎名單刊登於四月號「遠見雜誌」,並舉辦贈獎典禮,公開表揚所有獎項得主。共頒出二十三個獎座,獲獎率僅19.1%(見圖)。

入圍在地共融組並獲得「楷模獎」的方案以「“4C教育”碳變“5C 在地生活文化”」,以三階段漸進式推動策略來構築大學與地方間的共好共學機制,協助地方從空間、產業和文化推廣等面向打造地方品牌。由建築系王本壯老師與陳品竹老師帶隊參賽,引導學生覺察、理解和參與社會真實議題,與居民共同思考並做出改變,逐步將苗栗推展到「永續城市」方向。

國立聯合大學李偉賢校長強調,校方高度支持USR相關事務,不僅納入中長程校務發展計畫重點,設置多元獎勵制度與支持措施,且每年出版「永續報告書」及「社會責任報告書」,呈現大學社會責任具體績效,並由校方永續發展委員會積極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結合校方USR推動辦公室,擘劃未來持續推動地方社會共榮共好之目標,期能成為解決在地議題之推手,整合大學資源,貢獻社會。

今年聯大於人才共學組、在地共融組、產業共創組、生態共好組、福祉共生組及永續報告書組,各報名一件,共計報名六件,今年有三件入圍決選,實屬不易。本屆計有「台灣玻璃產業創新平台」方案入圍產業共創組、「聯合在地 接軌國際 減塑減碳 全球夥伴-生態共好通識教育鏈結R20 Paris」方案入圍生態共好組,以及以「“4C教育”碳變“5C 在地生活文化”」入圍在地共融組並獲該組的楷模獎,表現相當優異!

產業共創組報名方案為「台灣玻璃產業創新平台」,聯大玻璃研究與應用團隊數十年來著力於玻璃技術研究開發,將技術導入企業,解決相關產業的兩大基礎問題:技術與人才。由聯大材料系楊希文與吳芳賓老師帶隊參賽,鎖定在地「玻璃產業」,串連區域夥伴及各級學校,致力於玻璃核心技術養成、產業服務與人才培育。

而生態共好組報名方案為「聯合在地 接軌國際 減塑減碳 全球夥伴-生態共好通識教育鏈結R20 Paris」,長期將環保永續觀念植入通識教育課程,建立師生對生態環境的獨立思考能力,並找到聰明可行的創意解方。由聯大工設系徐義權老師帶隊參賽,他長年協助台灣學子及產業走向國際,帶團參加巴黎國際發明展已13年,並協助台灣與R20 Paris環保組織結盟,將聯大SDGs成果帶至國際舞台。

隨著CSR與ESG成為全球與台灣的新顯學,教育部近幾年來大力倡導大學落實USR(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各校盤點各項社會與產業議題,讓校務經營、校園軟硬體建設、教學與研究,均能追求永續並善盡大學社會責任。「遠見」自二00五年首創台灣「企業社會責任獎」(CSR),不僅是全球華人媒體最早推動的CSR評鑑調查,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公信力的CSR獎項,更將永續思潮推向大學,於二0二0年舉辦第一屆「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希望緊密了解台灣各大學推動社會責任的現況,透過報導與分享,搭建交流與共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