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挨罵的背後 為台灣捐款3億元

阿信台上一句話引發風波,至今延燒不斷。(翻攝自五月天阿信臉書)
阿信台上一句話引發風波,至今延燒不斷。(翻攝自五月天阿信臉書)

五月天近期在中國舉辦巡迴演唱會,5月24日在北京鳥巢開唱,主唱阿信在台上說:「我們中國人嘛,來北京一定吃烤鴨的,還要吃什麼呢?」緊接著「阿信 我們中國人」一詞立刻登上微博熱搜,引發兩岸民眾熱烈討論,即使總統賴清德5月26日強調,台灣文化工作者在他人屋簷下承受的壓力令他感到不捨,盼國人給予諒解與體諒,但藝人政治表態議題至今仍不斷延燒。

說這句話的背後,到底承受了多大壓力?知情人士透露,逼藝人表態是中國長年以來的一貫手段,不少藝人這麼多年都挺過來了,但近來因政治因素,中方施壓力道更為嚴重,「藝人的演出行程至少一年前就安排好,場地、售票、硬體、工作人員安排等等,這些配置都是無法臨時改變的。上台前一刻,如果你知道非得這樣講才能過關,否則就要面對有人惡意買微博大號、水軍鋪天蓋地針對你發動攻擊,要是你,你會怎麼做?」

台灣一線藝人其實早就不必再為五斗米折腰,但藝人不是一個人,背後扛著的是成千上萬家庭的生計,面對與他們多年打拚、一起成長的同事結婚生子養家了,藝人一但不唱了,這些家庭該怎麼辦?「他們挨罵,工作人員只能心疼,對他們滿懷感激與歉意。」藝人要不要說這句話?該說哪句話?背後的複雜因素與龐大壓力,並非表面上看得這麼簡單。

阿信說的每一句話背後,都扛下龐大的壓力與責任。(翻攝自五月天阿信臉書)
阿信說的每一句話背後,都扛下龐大的壓力與責任。(翻攝自五月天阿信臉書)

若不要從五月天說了哪句話的表象來看,可否換個角度,細數一下五月天對台灣的付出?1999年正式出道的五月天並非推出首張專輯就一帆風順,一份收入5人均分,借錢度日是家常便飯,但從2009年收入漸漸穩定後,五月天為台灣土地的付出不遺餘力,長期的從為家扶、罕病、華山、伯特立全人關懷協會等社福團體的直接捐款或募款演出,到八八風災、高雄氣爆、花蓮地震、太魯閣號事故等天災意外的率先捐款,甚至捐贈桃園、台中、高雄等政府機關的救護、長照、康復巴士等等,累積捐款已超過3億元台幣。

而五月天爲培育台灣歌壇新人、樂團、創作人、製作人等,檯面上看得見的站台力挺之外,更多的是看不見的義氣相挺,協助解決各式問題,乃至於出資贊助、硬體協助、授權分文未取、出面協調合約糾紛都有,台灣許多音樂人都曾受到五月天的照顧,這是不爭的事實。

就如同隔天演唱會上,五月天點了〈頑固〉送給自己,阿信也突然提到「台灣」:「我知道,有很多人在保護我們、在捍衛我們,我也知道一直以來有很多人為了五月天流下眼淚,其實那是我最捨不得的事情,因為身為樂團,總希望帶給你們的是希望、快樂、信仰。」一字一句都透露玄機。評斷一個藝人值不值得支持、值不值得欣賞,可能不光是看他說了什麼、沒說什麼,也可以看看他長期以來做了什麼?想想當下他面對的情境,避免落入逼人表態的政治伎倆,或許也是一種選擇。

更多鏡週刊報導
五月天鳥巢開唱阿信脫口「我們中國人」 微博炸了登熱搜
五月天阿信演唱會上「6字引眾怒」 李彥秀:這鍋由賴清德揹
五月天表態不意外? 瑪莎16年前上中國節目「自動加台灣區」被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