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溝水湧泉源頭遭開挖 水泥工程未做生態檢核引撻伐

屏東大武山下客家聚落五溝水,生態資源豐富,以夏季清澈湧泉、水草和原生種魚類聞名。近日民眾卻發現,上游湧泉源頭「泉水窟」,竟被萬巒鄉公所進行工程開挖,周邊建起水泥護岸。五溝水守護工作站站長劉晉坤直呼:「湧泉珍貴的地景地貌都被破壞了!」

消息曝光後,引起生態保育界的韃伐,批評鄉公所突襲珍貴的湧泉濕地。對於這項工程明顯牽涉到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事前卻未做生態檢核,工程補助單位農村水保署台南分署副署長祝瑞敏說,工程施作的內容與核定項目不同,不會核撥補助經費。目前也已要求公所停工,進行補救措施。

五溝水泉水窟遭工程開挖,湧泉出水口以水泥護岸封住。李育琴攝
五溝水泉水窟遭工程開挖,湧泉出水口以水泥護岸封住。李育琴攝

公所工程與核定項目不同  農村水保署:不會核撥經費

五溝水上游湧泉源頭「泉水窟」,近日被民眾發現池底遭萬巒鄉公所工程開挖。長年在五溝水進行生態調查研究的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副教授邱郁文指出,泉水窟是屏東平原湧泉扇端的出水口,夏天雨季時自然的湧泉會形成滿水流往下游,原生魚類如條紋二鬚鲃會游進水窟,在清澈的泉水和水草間繁殖,等到冬天水少時再往下游去。泉水窟被工程破壞,讓台灣原生魚類又少了一個珍貴的繁衍環境。

邱郁文說,從泉水窟的水下攝影可看見多個湧泉出水口,以前是鱔魚、青蛙棲息的孔洞,如今卻被石頭漿砌護岸給封住。他質疑,工程由中央補助,按照規定應做生態檢核,需請在地團體現勘,設計規劃經過討論沒問題後,中央才能核定補助,但這項工程卻跳過應有程序,甚至施作的項目也與中央核定的不同。他批評萬巒鄉公所,多次針對水圳的整治工程都欠缺生態專業意見,已經造成台灣環境的創傷。

泉水窟夏季湧泉水量豐沛,是在地親子戲水的天然環境。李育琴攝
泉水窟夏季湧泉水量豐沛,是在地親子戲水的天然環境。李育琴攝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台南分署副分署長祝瑞敏表示,該署補助的工程項目為神農宮旁周邊環境改善,並無水池工程,目前已要求公所停工,進行補救措施;也要求鄉公所諮詢在地生態團體,並督促從復育生態的角度,改善棲地的營造。祝瑞敏強調,目前工程施作的內容與原補助項目不同,農村水保署不會核撥補助經費。

在地生態團體:要把水泥打掉

劉晉坤表示,鄉公所在今年5月請他到現場諮詢,他提出要求,不能開挖池底破壞水層,且這裡並沒有被水流衝擊的問題,不須做水泥護岸,只需將環境稍做整理,底部雜草清除,採用自然石砌鋪面即可。但公所回應,規劃設計已經核定,後續也未再進一步通知工程的進度。到了上週,才突然發現工程已經動工,且池底和護岸都做了水泥化工程,嚴重破壞生態棲地。

對於後續泉水窟的工程建議,邱郁文和劉晉坤都說不能讓錯誤的工程留下來,「要把水泥打掉!」邱郁文表示,泉水窟近年因周邊地下水的使用和強勢巴拉草覆蓋,造成湧泉出水量減少,最好的做法是定期割草,依照季節處理:在3、4月時,將外來種巴拉草移除,等夏季雨水來時滿水,自然會長出新的水生植物,讓原生魚類繁殖。

邱郁文說明,自然的濕地會老化,受到沉積物、外來營養鹽進入的影響,造成濕地滯水和外來種雜草覆蓋。因此在生態學有「中度干擾理論」,需適度的人為干擾,採用人工割草,或用小型機具把強勢外來種巴拉草壓抑,讓水草長出來,長期下來能改善湧泉和濕地環境。

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帶志工整理水圳,除強勢外來種巴拉草,避免濕地老化。李育琴攝
五溝水守護工作站帶志工整理水圳,除強勢外來種巴拉草,避免濕地老化。李育琴攝

拿中央補助卻規避法定程序 律師張怡:將送監察院釐清責任

台灣環保聯盟執行委員、律師張怡表示,五溝水泉水窟這項工程就是牡丹鄉公所進行阿塱壹古道外農路工程的翻版,公共工程會明確規定,牽涉環境生態的工程應進行生態檢核,鄉公所卻跳過程序施工,且拿了中央的錢卻做與核定項目不同的事。她認為過程中鄉公所有許多交代不清的事,因此會將本案提報監察院,以釐清責任,讓地方公所有所警惕。

另外,張怡指出,目前屏東縣政府正發包另一項「萬巒鄉五溝村繞園溝護岸工程」,經費由水利署第七河川局補助,恐進一步影響五溝水的自然環境。她要求相關單位落實生態檢核程序,且中央補助單位也應負起責任,避免地方機關錯誤的工程一再發生。

五溝水圳的繞園溝另有護岸工程,由屏東縣政府發包。李育琴攝
五溝水圳的繞園溝另有護岸工程,由屏東縣政府發包。李育琴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