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都城鄉落差 黃朝盟:中央助磨合

【台灣醒報記者蕭介雲系列報導之三】「五都首長,將會是未來政黨領袖或選總統的出線條件。」台北大學公行系教授黃朝盟今天受訪時指出,但未來還有很多政治運作、邊緣化落差、區長官派等行政運作有待磨合,中央政府要透過組織改造,大力協助其他17縣市,縮短城鄉落差的持續擴大。 五都選戰明天進行投票,未來五都行政、人事、經費權力大增,但幅員也大增,如台中市和平區有台北市的4倍大。對此,黃朝盟表示,由於五都除台北市外幅員過大,未來次級行政組織如何參與,以及有效率的運作,學界目前還沒有定論。 此外,針對區長官派問題,黃朝盟也認為,恐與地方草根性的政治勢力有所衝突,在實際運作上,要看未來新任市長的影響力,以及是否尊重地方派系,特別是在市長度過蜜月期,如果民意支持度大幅滑落時,運作是否順利則有待觀察。 「其他城市並不能變成台北市。」黃朝盟強調,民眾在選後可能會出現期待心理落差,甚至是都內的邊緣地區,都會有被邊緣化的現象,未來五都必須掌握自己的優勢,全力發展具特色的經濟產業,而不要陷於只是吸引外資投資,這種競爭力迷思。 至於其他17縣市會不會產生被邊緣化的問題,他的答案是「一定會!」黃朝盟預期,未來包括都內的不同地區、五都之外的縣市,都將產生許多利益衝突,這部份需要中央政府以更大的力量來協助,縮短發展不均與資源分配的落差問題。 黃朝盟分析,未來五都市長除了拼經濟之外,也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政黨意識型態,以鞏固基本盤支持,但是不會出現葉爾欽效應,畢竟總統的民意基礎更加強大。 黃朝盟說,明天的選舉是「總統的期中考」,如果國民黨選得很差,影響甚鉅,有可能走入美國、韓國的模式,如歐巴馬和李明博都是高票當選,但民心向背、支持度快速流失,使得未來選情堪慮。 (圖片來源:台北大學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