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類魚 捕到千萬別吃

根據加州環保部門警告,洛杉磯縣海域的五種魚不能食用,包括White croaker fish(白黃花魚)、Topsmelt、Barred sand bass(條紋鱸魚),Black croaker(黑黃魚)、Barracuda(梭魚)等,其中白黃花魚是一種富含脂肪的魚,不少華人特別喜歡。

海洋專家提醒,洛杉磯海域的這種魚的體内脂肪組織可能積累了高濃度的DDT和多氯聯苯,切勿使用紅區内捕獲的白黃花魚。在黃色區域捕獲的魚,通常可以安全食用。

加州環保局在很多海域都放置了警示牌,表明哪些魚不能食用。從2009年到2023年,這些提示都沒有改變,換句話說,相關污染情況至今並無緩解,民眾使用近海捕釣的魚需特別小心。

研究人員表示,一個較好的跡象是,目前採樣發現這些DDT高濃度的區域,似乎開始繼續往外海移動,愈來愈離開海岸線。而該海域的外海是一道更深的海溝,科學家希望這些高濃度的海域繼續外移後落入海溝,減少民眾吃到受到污染的魚類的風險。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潘斯赴法院作證5小時 國會暴亂案大突破
紐約市違規停車 擬採「日薪罰款」富人恐罰更重
憂經濟衰退 白領職位招聘放緩 這種職缺大減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