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名醫談護心術 心房顫動治療法

「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由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許榮城(前排左六)、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社區健康發展中心主任莊文博(前排左七)主講「心律不整,腦中風險上升5倍!專家解析治療法」,吸引許多民眾參加。(杜宜諳攝)
「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由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許榮城(前排左六)、及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社區健康發展中心主任莊文博(前排左七)主講「心律不整,腦中風險上升5倍!專家解析治療法」,吸引許多民眾參加。(杜宜諳攝)
亞東醫院心血管內科許榮城主任主講「預防中風的導管治療」(左心耳封堵術),民眾收穫滿滿。(杜宜諳攝)
亞東醫院心血管內科許榮城主任主講「預防中風的導管治療」(左心耳封堵術),民眾收穫滿滿。(杜宜諳攝)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社區健康發展中心莊文博主任主講「心房顫動的消融手術的新趨勢」,民眾獲益良多。(杜宜諳攝)
亞東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社區健康發展中心莊文博主任主講「心房顫動的消融手術的新趨勢」,民眾獲益良多。(杜宜諳攝)
現場民眾提問互動,反應熱烈。(杜宜諳攝)
現場民眾提問互動,反應熱烈。(杜宜諳攝)

中國時報今年1月起與亞東醫院合作辦理「旺旺中時生活講堂─健康系列講座」,接續首場「解析導管瓣膜的奧妙」,第2場5月11日由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許榮城醫師及社區健康發展中心主任莊文博醫師,主講「心房顫動治療法」,兩位醫師用詞淺顯易懂,對民眾的提問也仔細解答,讓參加民眾受益良多。

心房顫動恐致中風

首先許榮城說明,心房顫動是心房不規律的心跳節律所引起的心律不整,會導致心臟無法有效輸出血液到身體各部位,如果不進行治療,心房顫動會影響生活品質、精力及日常活動,也可能增加心臟衰竭、中風及死亡的機率,故病患需和主治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許榮城說,心房顫動導致中風的血栓,90%來自於左心耳,預防的治療策略有傳統抗凝血藥物、新型抗凝血藥物及介入手術「左心耳封堵術」。他表示,新型抗凝藥物優於傳統抗凝藥物,主要好處是減少嚴重出血,並改善總死亡率;而左心耳封堵術與新型抗凝藥物則打成平手。

左心耳封堵術是藉由心導管的技巧,在超音波的導引下,置入左心耳封堵器,將容易產生血栓的左心耳與左心房分隔開來,以減少未來中風的機會。

左心耳封堵術預防

至於何種病人適合放置左心耳封堵器?許榮城說,應為當新型抗凝藥物失敗時,出血(尤其是顱內出血)還有仍然中風的病人。現階段對於房顫預防中風的治療策略,左心耳封堵是新型抗凝藥物後的第二線選擇;左心耳封堵對於房顫預防中風的效果,要比偏低劑量的新型抗凝或抗血小板藥物來得有效。

莊文博介紹「心房顫動消融手術的新趨勢」,及早矯治心房顫動,可以降低心血管風險21%,可能的併發症皆在1%以下;心導管消融手術有冷凍氣球消融、射頻消融電燒以及脈衝場消融,特點是能量來源多元、定位更精緻,而且是無輻射或低輻射的導管手術。

莊文博說明,心房顫動是種複雜的疾病,致病成因多元且機轉複雜,成因包括高血壓、瓣膜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疾病、肥胖、酒精、睡眠呼吸中止等;心房顫動的迴路複雜,可能隨著病程惡化,由陣發性變成持續性的心房顫動。

矯治心房顫動的方法包括心律不整藥物、心臟同步化電擊、外科手術及心導管消融手術。

莊文博表示,由於心導管消融手術的進步,可能的併發症如心房食道廔管、心臟破裂、中風、肺靜脈狹窄、膈神經損傷、血管損傷需要外科修補、死亡等,均小於1%。

至於傳統的射頻消融電燒與冷凍氣球消融相比,兩者治療的效果與安全性相似,但冷凍氣球的手術時間較短;至於脈衝場消融是利用微秒級的脈衝電場,讓目標細胞暴露在高壓電場,而產生電穿孔造成凋亡,較不易傷害到周圍組織,且手術時間更短。

控制致病危險因子

莊文博建議,無法被藥物控制的病人、因心房顫動造成心臟衰竭的病人及有症狀的陣發性心房顫動,可考慮早期進行消融手術。最後莊文博強調,依靠導管手術並不足夠,而是要控制可能造成心房顫動的危險因子,如缺乏運動、抽菸、肥胖、酒精、高血壓、糖尿病等。

健康講座最後安排有獎問答及Q&A,參加民眾踴躍提問,兩位醫師也詳盡回覆每個問題,中國時報則贈送每人含有蜂蜜檸檬C的保健食品。亞東醫院表示,將持續與中國時報合辦衛教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