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東急診室燃燒殆盡悲歌 五大醫護團體倡議支出目標制

亞東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朱聖恩日前在臉書發文,記述急診室實況,感慨經過良好訓練、可以同時處理多名急重症的專業護理人員,在現行制度下,要輪夜班,且常需要同時顧3到4名重症患者,但每月僅有新台幣4萬到5萬元薪水,比不上外面整形美容門診7萬至8萬元,造成急重症護理人力緊繃。

台灣醫院協會、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台灣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共5大醫護團體,今天共同發表聲明指,亞東急診「燃燒殆盡」悲歌,正突顯醫護人力長期不足的系統性問題。

此聲明表示,醫療院所與一般產業特性不同,台灣各醫院以健保收入平均佔80%且收費標準受衛生主管機關管制,受限於全民健保總額預算天花板,限縮醫療收入來源之下,也無法如其他產業以漲價、轉嫁等方式填補虧損。

現在更面臨大環境多方面通貨膨脹、成本上漲情況,除了有醫療從業人員長期低薪出走、新藥延遲進入台灣市場、醫學生不願意選擇急重難科等問題發生,已造成醫療院所經營者龐大的成本壓力。

五大醫護團體呼籲,政府應帶頭增加健康投資,儘速將健保總額支付制度從「支出上限制」轉為「支出目標制」,保障健保點值之合理性,短期目標至少0.95元,長期目標至一點1元,低於目標則由政府公務預算補足。

年度支出目標將更能合理反應出當時社會人口結構及醫療科技發展的費用需求,協助醫界解決醫療經費,倘政府能實施總額目標制保障點值,五大醫護團體承諾優先為醫事人員加薪,提高醫療機構韌性,才能盡快解決護理人力短缺的問題,同時兼顧民眾就醫的權益,避免醫療崩壞。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日本世界遺產「姬路城」要變貴了?外國客擬漲價4倍 盼改善觀光公害
「隨便做都破百萬」科技業真的這麼好賺?業內人士吐心聲:倖存者偏差
比降低溫度有用!日媒實測冷氣改調一處 體感更涼爽還較省電
空腹不建議吃的幾種食物 香蕉、地瓜、番茄都上榜?專家一一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