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鋁王」劉忠田從中國首富淪落至破產 負債2千億元人民幣

中國忠旺控股自2021年起沒有公佈財報,中國忠旺被勒令於2023年4月13日從香港下市。(圖片來源/網路影片截圖)

劉忠田1964年出生於中國東北農村,14歲輟學,跟親友借來的200元人民幣做木材生意起家,賺進第一桶金,1993年創立遼寧忠旺集團,打造忠旺成為亞洲最大的工業鋁材研發製造商製造商,2009年曾經躍居中國首富。

劉忠田商場浮沉30年一場夢

沒想到30年後,他官司纏身,公司破產,負債2千億元人民幣(約8,500億元台幣),個人財富幾乎蒸發,到底什麼地方出了大差錯?

中國《財新網》報導,中國忠旺集團在6月20日提交重組計劃,9個月前,債權人申請對該製造商旗下數百家子公司和關係企業進行破產重組。債權人急切想知道這家總部位於中國遼寧省遼陽市的企業集團還剩下哪些資產。

在鼎盛時期,忠旺集團約有5萬名員工,資產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690億美元),但是旗下子公司中國忠旺控股自2021年起沒有公佈財報,中國忠旺被勒令於2023年4月13日從香港下市。

忠旺子公司與關係企業做虛假交易

該公司內部人士估計,債權人對忠旺眾多空殼公司和關係企業融資,面臨被倒債約2000億元人民幣的風險,目前大家不清楚59歲的劉忠田有多少表外資產和負債。

9月,瀋陽法院下令對忠旺旗下253家子公司和關係企業進行重組。在破產過程中,許多虛假交易浮出水面,引發投資人對該集團業務的真實性以及劉忠田的可信度提出質疑。

許多子公司都是空殼公司,看似與忠旺無關,卻與其他關係企業進行了數十億元人民幣的虛假交易,以獲取銀行融資,或是誇大母公司的業績。

劉忠田從未出售過任何一筆國內外資產

劉忠田早已跌出中國富豪榜單。2020年6月,他告訴《財新》,自己有被越南海關扣留的400萬噸鋁錠,價值超過600億元人民幣,他在中國還有市價750億元人民幣的土地,劉承諾出售海外資產以償還銀行債務。

「忠旺並沒有資不抵債,在最壞的情況下,我們申請破產,然後將資產還給所有債主。」他告訴《財新》。

但是後來劉忠田從未出售過任何一筆國內外資產,他辯稱,這些生意都是交給他侄子處理,但是現在他找不到他的侄子了。

14歲借200元白手起家

劉忠田17歲時開始做生意,銷售木材、大豆和廢鋼。許多熟人都形容他大膽、聰明、精明。他1993年創立忠旺,是一家鋁合金門窗製造商。

1990年代中國房地產繁榮時期,建築材料的需求推動忠旺躋身中國企業500強。2001年,美國鋁業提出以6500萬美元收購忠旺,劉拒絕這個提議

而後,忠旺將業務重心從鋁建築材料轉向工業鋁擠壓產品,因為劉忠田看到後者更大的潛力和更高的利潤。2008年,新業務線的銷售額占公司收入的55.3%,高於2006年的26.6%。

2009年曾短暫成為中國首富

與劉關係密切的人士透露,隨著劉的成功和野心的膨脹,他曾考慮反過來,提議收購美國鋁業公司(Alcoa)。

2009年,忠旺控股在香港上市,籌集13億美元,成為全球金融危機後全球規模最大的首次公開募股(IPO),持股74.1%的劉忠田身價暴衝至300億港元,曾短暫躋身福布斯中國首富的寶座。

公司上市後兩年取得傲人的業績,2010年淨利達26億元人民幣(下同),毛利率高達40.6%,令同業相形見絀,在任何製造商都是罕見的。

忠旺逃漏稅,在美國被起訴

此次IPO的成功得益於兩個動人的題材:忠旺作為中國高鐵網路主要供應商的角色,以及該公司作為出口商(主要出口美國)的前景。

自2005年起,忠旺持續向中國鐵道部旗下多家國企供應鋁產品,用於製造列車車架和導電軌。但有業內人士表示,忠旺在高鐵網路的占比不高,靠低價搶單。

忠旺的另一個優勢在於中國的出口退稅,這個激勵措施是在1998年金融危機後制定,目的在獎勵出口、刺激經濟,11%至17%的出口退稅涵蓋3類鋁產品。

但是美國從2011年開始對進口的中國某些鋁產品徵收反傾銷稅,理由是中國的退稅對美國國內生產商造成損害,那一年,忠旺對美國的出口暴跌90%。

忠旺子公司被美國處以18.3億美元罰金

接著,忠旺輸出深度加工產品,藉此來規避懲罰性關稅。 但美國司法部調查的結論是,該公司使鋁材假裝為免徵反傾銷稅的功能性托盤,來掩蓋鋁材出口。

2022 年,美國聯邦法官判決,以串謀逃稅罪名,,同時判處劉忠田5年緩刑,對劉忠田控制的6家南加州公司處以18.3億美元的罰款,但是他沒有出庭,他否認這些指控,並與這6家公司切割。

最終,劉忠田持股最多的忠旺控股和遼陽農商行都走向破產,「凜冬已褪,春山在望」,這是中國忠旺董事長路長青在2020年報上的致辭,但現在看來,忠旺的春天沒有來臨,反而是變得更加寒冷了。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房市》這3種交易量全年皆面臨縮水 顏炳立:未來3~5年難翻身 要有長期抗戰準備
藍綠白參拜呂洞賓「分手廟」發功? 侯友宜與柯文哲零互動、郭台銘未出席
美中半導體相互祭出禁令 盧明光:台灣在全球影響力反而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