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當斯否決「攔檢次數法案」 市議會料將推翻

市長亞當斯否決攔檢報告法案。(記者劉梓祁/攝影)
市長亞當斯否決攔檢報告法案。(記者劉梓祁/攝影)

引發大眾討論及市警(NYPD)強烈反對數月之久的「攔檢次數法案」(How Many Stops Act),在紐約市議會早已通過後,於19日被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否決;然而,由於大多數議員對其的堅定支持,此結果或將很快被推翻,並正式成為法律。

該法案要求,警員對所有街頭攔檢做出報告,如被詢問者的年齡、性別、種族及攔截原因等,由市公益維護人威廉姆斯(Jumaane Williams)提出,但多次遭到亞當斯和市警反對。警察支持者亞當斯多次強調,其將危害公共安全,因不必要的「文書工作」將占用實際的警務時間。

在市警高層和工會領袖及數十位社區組織和機構代表陪同下,亞當斯宣布否決該法案,並表示其非反對市議會,而是支持公共安全。此決定做出後,市議長歐德思(Adrienne Adams)和議會公共安全小組新主席薩拉姆(Yusef Salaam)隨即表示將投票推翻,並指責市長散布「虛假陳述」誤導民眾。另外,威廉姆斯等多位市議員早已表示將聯合推翻該結果。

此法案在去年底以35比9的票數通過,其中三人棄權。若要完全否決,亞當斯需至少說服兩名議員轉變立場,並確保其他成員不變。法案表明,警員須紀錄所有「調查性交流」,包括此前不被要求的一級和二級攔截。按照分類,一級為為簡單資訊查詢,二級為基於合理懷疑的溝通,三級則基於明顯的犯罪懷疑或具體證據。

亞當斯反駁指,當前警員配戴的隨身相機已能夠紀錄談話對象的基本信息,因此報告一級攔截已無必要,其不僅會降低警方辦公效率,還會令納稅人每年支出數千萬元的警局加班費。對報告二級攔截,亞當斯則持開放態度。他還說,否決法案的決定獲得了五個地區檢察官的支持。

法案支持者則認為,將所有攔截納入報告可有效減少市警對非洲裔、西語裔市民的不當執法現象,並增加執法透明度。威廉姆斯亦在亞當斯宣布決定後表示,新法將杜絕警員基於偏見的行為,及在受害社區中恢復信任。他批評說,亞當斯通過破壞治安來推動個人政治議程,走在「錯誤的歷史道路」。

亞當斯還以日前橫跨多區的連環捅人事件為例,指警方在調查中或需和1000人對話,以每份報告需三分鐘計算,則總共要49小時才能完成。威廉姆斯則稱,每份實則僅需10到20秒。目前,警員只需勾選進行一級攔截與否。

另外,法案還要求警員在每個季度結束後的30天內提交季度報告,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攔截總數、交流原因和判斷基礎。市警總警司馬德雷(Jeffrey Maddrey)說,按照新條例,他於去年馬拉松期間為疑似頭暈的跑者遞水也應被記錄,並強調「不需要為警員創造更多工作」。市警局長卡班(Edward Caban)和警察工會主席亨德利(Patrick Hendry)等人亦有出席。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谷歌華人工程師命案 震驚加州華人社區
矽谷命案 谷歌中國工程師疑夫殺妻再自盡
華女網交遇高富帥熱聊 友人識破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