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股 多頭成型

工商時報【記者陳欣文╱台北報導】 EPFR統計,今年以來亞太(不含日本)基金已連續7周吸金,截至2月22日,更以31.3億美元在三大新興區域稱冠,帶動MSCI亞太(不含日本)指數連7紅;若從去年10/4低點反彈以來,亞股更上漲逾28%,一掃去年熊市陰霾。 摩根JF亞洲基金經理人李忠翰表示,亞股今年以來全面收紅,除了印尼與馬來西亞少數股市,台、港、韓、泰、菲等國股市,甚至原先漲幅落後的上證指數,迄今漲幅都逾1成。 李忠翰認為,隨台股、國企股(H)站上年線,近期MSCI東南亞指數也出現50日均線由下而上碰觸到200日均線的黃金交叉,顯示亞股多頭格局已成型。 他說,今年整體亞洲國家預估經濟成長率5%,財政體質也較歐美國家健全,看好資金將持續回補去年超賣且基本面佳的亞洲市場,進而帶動亞股資金行情,尤其是去年超跌的大中華及印度股市,今年可望跌深反彈。 永豐中國經濟建設基金經理人盧正穎表示,亞洲國家今年持續宣布降息,且基本面經濟數據明顯改善,加上走弱的美元,激勵亞洲國家的內資動能浮現,也吸引全球資金連續流入,帶來一波資金行情。 盧正穎表示,亞洲股市本波資金行情可望隨著寬鬆的貨幣政策持續發酵,尤其看好大陸、香港為首的大中華股市,其中大陸已兩度調降存準金率,並持續向市場釋出資金、財政結餘存款轉存帶動新增貸款大增,貨幣政策寬鬆方向不變。 匯豐太平洋精典基金經理人韋音如表示, MSCI亞洲不含日本指數預估未來12個月本益比11.4倍,低於過去5年平均10.6%,投資價值便宜,加上企業獲利改善以及通膨壓力減緩,各國央行陸續降息或調降存準率,成為股市向上的支撐。 韋音如說,在亞股中尤其看好陸股,目前陸股價值依然接近金融海嘯低點,主要是投資人擔憂政府過度緊縮,打壓投資市場,但隨大陸二度調降存準率,緊縮政策轉向,和政策高度連動的股市可望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