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裔國會議員 籲提供非英語緊急警報

孟昭文、陸天娜等45名國會議員10日致信FCC,要求增加「無線緊急警報」通知語言。圖為孟昭文(中)和州長霍楚(左)於2021年颶風艾妲襲擊紐約後,到皇后區探視受災戶。(記者張心/攝影)
孟昭文、陸天娜等45名國會議員10日致信FCC,要求增加「無線緊急警報」通知語言。圖為孟昭文(中)和州長霍楚(左)於2021年颶風艾妲襲擊紐約後,到皇后區探視受災戶。(記者張心/攝影)

由於語言不通,包括亞裔在內的移民社區在遇到極端天氣災害中,往往因無法及時獲得政府關鍵信息,影響逃生、造成傷亡,紐約州國會眾議員孟昭文10日與國會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與45位國會議員聯合致信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FCC),要求增加「無線緊急警報」(Wireless Emergency Alerts)通知語言,以彌補該問題。

在這份寄給聯邦通訊委員會主席羅森沃西爾(Jessica Rosenworcel)的信中,議員們表示,隨著美國愈來愈多元,像紐約市這樣的城市有愈來愈多亞裔人口,「亞裔社區所面對的語言障礙,顯示政府需要提供更多語言、無障礙的緊急通知,以便非英語和非西語裔社區可以為極端天氣做好應對。」

據統計,2021年9月在颶風艾妲(Ida)中喪生的13人中,大部分為皇后區亞裔居民,其中至少有五名華裔;人口普查數據也顯示,多數在極端天氣災害中遇難的社區,有26%至78%的家庭非英文或非西班牙語母語者。

「無線緊急警報」作為由聯邦、州、市、社區公共警報機構發布的信息,主要通知惡劣天氣等緊急情況;自2016年聯邦通信委員會要求加入西班牙語以來,再沒有另外增加其他外語推送,導致不懂英文和西班牙語的民眾,因為無法及時看懂災難提醒,而錯過疏散、逃生的最佳時刻。

孟昭文表示,當災難發生時,人們有權以自己最容易理解的語言接受預警信息,「皇后區做為一個移民社區,居民說著各種語言,其中很多家庭非英文母語者,若是緊急警報能夠以他們的語言推送,將能幫助民眾接受惡劣天氣警告、失蹤人員警報、就近避難所地址等關鍵信息。」

陸天娜也表示,語言障礙不應該在緊急狀況下成為「生與死的臨界點」,「無線緊急警報」必須提供多語言提醒,避免更多的生命被置於危險之中。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麻州華男殺妻藏屍判終身監禁 受害者女兒:為何是我們受懲罰?
馬斯克推特「人氣下滑」?工程師說實話竟當場被炒
近4成都會區房產 家庭年收入逾10萬才買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