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電商躺著賺? 過來人親揭三大黑暗面

「你知道這是什麼嗎?這個東西在亞馬遜只賣XXX !」相信不少人在YouTube上看過這支關於美國電商平台亞馬遜的廣告,但因為太洗腦,影片中的主角還被大家戲稱「亞馬遜姐」,衍生各種哏圖和迷因!只是現在做亞馬遜真的會賺錢嗎?網路創作者「Tony偷了你」就以電商經營者經驗分析在亞馬遜賣商品的三大致命原因。

亞馬遜姐在YouTube投放的廣告
亞馬遜姐在YouTube投放的廣告

Tony雖然表示沒有要針對任何人,但直截了當表示「現在一般人在亞馬遜不可能賺到錢!」直言上頭「一件代發、Dropshipping都是騙局。」一件代發(Dropshipping)指賣家接獲訂單後,直接請廠商出貨給客戶,自己不經手囤貨、處理物流等事,Tony覺得這並非完整商業模式,通常自己是新產品開發測試時使用。

一、運送問題

運送包裹是賣家面臨到的第一個關卡,亞馬遜客群都是美國、日本等海外國家,必須使用跨國快遞,商品利潤若在五百元以下毫無利潤可言,甚至還會有運費比商品貴的情況。Tony指出,有人會跳出來說FBA(亞馬遜物流)很好,只要先將商品運至亞馬遜倉庫,後續寄送、處理訂單、退貨都會有人幫忙處理好,就和一件代發的概念很像。

但事實上需要先進一個大棧板的進貨量,而普通人的財力無法負擔,「商品都還沒賣出去就要先囤貨。」Tony認為風險很高。再加上亞馬遜三十天無條件退換貨政策,棧板上還必須預留20%的商品給退換貨。「最慘的是決定不賣時!」Tony說必須再將整批貨物運回來,幾萬塊的運輸費用在燒,因此多數人直接在當地銷毀商品,亞馬遜則又再收一筆商品處理費。

從事電商的網友分析一般人不適合在亞馬遜上賣東西的原因
從事電商的網友分析一般人不適合在亞馬遜上賣東西的原因

二、語言隔閡

亞馬遜上主要都是以英語使用者居多,若商品文案不符合當地文法,消費者看不懂自然沒有購買意願。

三、資金門檻過高

要在亞馬遜上開店需有專業賣家帳號,必須有公司行才能申請。進貨、運送、倉儲、陳舊庫存附加費用林林總總算下來五十萬跑不掉,「還沒算上5%跨境賣家稅金!」Tony說就是沒錢才出來創業,普通人根本無法負擔。

Tony總結,他認為要創業的人應該先從台灣打天下,若在最熟悉的場域都做不好,那為何覺得海外市場就一定賺錢?當然,透過亞馬遜賺錢大有人在,可通常是該平台前期急速發展時。台灣自己有許多拍賣平台不用上架費用,頂多手續費抽成,「好好做都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Tony提醒電商創業首要條件就是「低風險、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