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推「智慧航安」 嚴重海難發生率下降6%

希望善用科技守護航管安全,智慧航安相關計畫陸續推動,從民國109到113年,已經投入18.72億元。

但有立委認為,無論科技再進步完善,目前仍得依賴全台僅剩的102名引水人,呼籲航港局應儘速檢討是否有人力不足導致過勞,或是跨港支援等問題。

民眾黨立委林國成表示,「在整個引水人的培養制度方面,1要嚴謹、2真的要延續。」

交通部航港局長葉協隆說,「現在每兩年定期辦理招考的機制。」

從民國113年到116年,也將再投入總經費19.34億元,讓智慧航安升級2.0,把風場海域監控範圍,從673平方公里,擴大至4000平方公里,並提升智慧行安資訊平台系統船舶碰撞預警準確率。

國民黨立委邱若華指出,「智慧港灣港口的相關計畫,推動還有辦理,那有沒有針對資安來做維護升級?」

交通部次長林國顯回應,「關鍵基礎設施在國土安全處的辦公室要求下,資安保安是兩大重點。」

除了航安外,立委也希望交通部能兼顧海洋觀光,放寬遊艇限制。

民進黨立委林俊憲也質疑,「我從台南到高雄港,不可以離開,我一定要再回來台南,假設你去澎湖買東西不可以拿上船。」

交通部次長林國顯回應,「航港局已經開過公聽會,大家都認同有些應該要趕快修訂。」

而已經建置完成的海事中心暨智慧航安資訊平台系統,化被動為主動監控,針對航行異常船舶主動預警,啟動應變準備由90分鐘縮短至10分鐘;海事案件也從2021年的近200件,2023年降至149件,嚴重海難發生率從25%降至19%。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國軍近3年女力崛起 占比增至16.9%共2.8萬人
今上午新臺馬輪加入疏運 可人車共乘免費往返宜花
南韓人氣貓熊福寶最後亮相 大批遊客排隊等逾6小時道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