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規劃建置氣象金馬雷達 加強濃霧監測能力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21日電)行政院會今天通過「金馬雷達建置暨即時災防預警推升計畫」,預計明年起至民國118年間,建置金門與馬祖地區C波段雷達及毫米波段雷達,強化對濃霧的監測能力,增加航班調度、旅客因應彈性。

為因應極端劇烈天氣威脅,行政院會今天通過交通部所提的「金馬雷達建置暨即時災防預警推升計畫」,報告指出,112年就將善於監測大範圍降水的S波段雷達(五分山、花蓮、墾丁、七股)全面更新為雙偏極化氣象雷達,可提供雷達所在地半徑460公里範圍內,每6分鐘至8分鐘,解析度1公里的天氣資訊。

為精進降雨及淹水預警能力,氣象署已完成建置南部降雨雷達站、中部降雨雷達站、北部降雨雷達站,並預計明年上半年再完成雲嘉南(湖山水庫)、宜蘭(蘇澳)降雨雷達站,組成5座觀測距離150公里的C波段防災降雨雷達網,結合原有氣象雷達觀測網,可提供每2分鐘,解析度250公尺的天氣資訊,提高都會區及易淹水區域降雨量估計的準確度。

此外,交通部正規劃執行「金馬雷達建置暨即時災防預警推升計畫」,預計於114年至118年間,完成建置金門與馬祖地區C波段雷達及毫米波段雷達,提升金馬及海峽雷達覆蓋率,還有西部及海峽上游劇烈天氣的早期預警時效,並強化夏秋與冬春季節交替期間濃霧的監測能力。

交通部長李孟諺出席行政院會後記者會時說明,目前全台灣降水雷達預計明年全數建置完成,將可更精準預測劇烈氣候,而過往金馬起霧影響航班調度甚鉅,為增加航班調度、旅客因應彈性,新的雷達建置計畫有其必要性與優先性。(編輯:蘇志宗)1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