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傳統木造町屋漸消逝 轉型民宿台人亦投入經營

今(2023)年上半年,日本剛解封,蔡志舜就飛到京都,買下這間歷史超過百年的町屋,因為繼承人不想留下屋裡的東西,蔡志舜收下所有物件。整理過程中,一件件珍貴的老物品再重新被看到。

京都民宿業者蔡志舜表示,「像這一個,它是木頭做的東西,大家可能,像我第一次看到,我也不知道它是做什麼的,但是當時在研究,它是不是保險櫃,因為看起來有這個東西。但比較有趣的是,我打開之後我就覺得,它可能不是保險櫃。所以那時候我上網查。我就發現它是1850年前後生產的冰箱,就是把冰塊放在裡面。」

2019年疫情爆發前,蔡志舜到京都準備學日文,發現許多町屋廢棄閒置。和家人討論後,本來就喜歡老房子的他,決定買下老屋改建為民宿,委請在地裝修公司整修。

裝修公司負責人山城英雄說道,「這根大梁主要是支撐房子,也就是支持屋頂的主梁,在房屋整修前,原本就有這根大梁,判斷是否保留的條件包括木材本身是否腐蝕,再確認大梁是否有傾斜。」

蔡志舜也會幫朋友尋找適合的老屋,並且協助管理。這一間已經整理過的屋子,信箱塞滿了不動產業者的傳單。

京都民宿業者蔡志舜表示,「現在這種町屋民宿的市場,在京都也是算很好的行業,所以買氣旺盛,但是物件少。」

老屋市場感覺相當活絡,不過根據資料,2010年到2016年短短7年間,京都町屋消失將近6000間。

疫情解封以來,觀光人潮重回京都,能否也暫緩老屋消失的腳步,有待觀察。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荷蘭11/22國會大選 首見4政黨政見納入台灣
京都傳統木造町屋漸消逝 轉型民宿台人亦投入經營
台灣認養人赴菲見資助童 NGO長期援助成外交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