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萎縮的世界將陷入貧窮 《經濟學人》提3方法避免災難結果

大多數經濟發達國家的生育率都在下降,歐洲生育率僅1.46,美國已低於1.6,各國面臨人口萎縮的危機。英國期刊《經濟學人》指出,人口減少意味著世界更貧窮,各國政治人物必須立即採取行動以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

目前歐洲生育率僅1.46,美國已低於1.6,現今正進入生育期的南韓女性平均一生只生育0.7個孩子。《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如果目前的預測準確的話,2064年將是數世紀以來出生人數少於死亡人數的第一年,屆時印度的出生率將降至低於美國去年的水準。即使有移民及成功的生育政策,美國的人口也只有些許成長。到了2100年,可供吸引的移民數量將大大減少,世界生育率將是1.7,只有2個太平洋島嶼及4個非洲國家將能實現高於人口替代水準的生育率。

因此,每個大型經濟體遲早都會面臨人口障礙問題,退休金及醫院的費用將增加國庫壓力。如果勞工與創意被耗盡,經濟成長可能崩潰,公共債務將激增。《經濟學人》指出,情況將變得多麼糟糕取決於政策制定者是否遵守預算紀律,扛住憤怒年邁選民施加的壓力,最重要的是,政府是否願意為現在的民眾帶來痛苦,拯救後代免受更多傷害。

<cite>日本橫濱的老人與鴿子。(美聯社)</cite>
日本橫濱的老人與鴿子。(美聯社)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數據,到了2050年,富裕國家每年必須將GDP的21%用於老年人,高於2015年的16%,其中4分之1將用於退休金,其餘將用於提供醫療及社會照護。人工智慧及製藥的進步可能會削減預算,但最近的歷史顯示,這類進步比較可能讓預算提高,而不是減少。

人口數減少的確切規模不僅取決於人口老化的速度,還取決於他們的期望。南韓在這方面的優勢有些黯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長遠來看,南韓債務與GDP的比例僅為55%,這難以持續,南韓政府仍努力將赤字控制在低於3%。然而,鮮少南韓老年人獲得國家退休金的承諾,其中近40%的人陷入貧困,這個比例在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裡最高。

《經濟學人》指出,中國更可能在壓力下屈服。到了2050年,中國將有1億名退休金領取者,這些人都獲得國家基本退休金的承諾;目前,3分之1的中國退休金提供者已經面臨赤字。經濟學家認為,除非中國官員採取行動,否則中央政府的國家退休基金將在2035年耗盡。歐洲慷慨的退休金及美國不斷增加的社會保障意味著西方也可能面臨類似的命運,儘管時間會晚一些。

人口萎縮的打擊規模也取決於各經濟體如何適應高齡化的世界,以政府借款為例,其持續性反映通膨穩定時的利率(亦即「中性利率」,neutral rate)與經濟成長之間的差距,經濟成長會增加稅收收入。人口老化為經濟成長前景帶來黯淡,研究顯示,年齡較大的員工往往思維較不敏捷,因此生產力較低。人口減少可能對經濟成長造成更嚴重的影響,經濟學家認為,經濟成長需要不斷產生的新想法,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經濟學教授瓊斯(Charles Jones)模擬了夢想創新的人越來越少的世界發生的情況,他發現想法的總數將成長得越來越慢,經濟成長將停止,生活水準將停滯。

目前不清楚的是,利率是否夠低以限制債務與GDP的比率。正如許多人的預期,中性利率可能會刺激一個經濟體的儲蓄與投資等量,從而刺激經濟成長。老年人口的激增意味著更多人為退休而儲蓄,年輕企業家缺乏投資的資金意味著這些儲戶別無選擇,只能接受較低的利率。

<cite>到了2050年,中國將有1億名退休金領取者。目前,3分之1的中國退休金提供者已經面臨赤字。(美聯社)</cite>
到了2050年,中國將有1億名退休金領取者。目前,3分之1的中國退休金提供者已經面臨赤字。(美聯社)

然而,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金融學教授古德哈特(Charles Goodhart)不認為這是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而是認為在政府向老年人發放補貼的推動下,「灰色消費者」(grey consumer)的消費熱潮可能會推高中性利率。因為屆時政府甚至難以償還現有債務,因此他們將訴諸通貨膨脹來消除債務。

《經濟學人》認為,西方政府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減輕打擊。首先,可靠的貨幣政策將有所助益,它可以讓投資人放心,央行行長將抑制人口老化引發的消費狂潮。如果各國政府在預見未來危險的情況下控制赤字,將產生更大的差異。隨著公共財政適應人們更長的壽命,退休金將不得不削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即使預期壽命成長速度放緩,富裕國家政府也必須在本世紀末將退休年齡提高5歲。

《經濟學人》指出,現在這些改革不受歡迎,大多數政治人次都不願意向數以百萬計的退休官僚、軍人、教師宣布退休金削減以照顧後代。然而,未來數年當灰色選票擁有更大影響力,這麼做將變得幾乎不可能,這讓政治人物儘早採取行動變得更重要。儘管評估人口減少的衝擊有時感覺像是在展望遙遠的未來,但這種威脅已經在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等領導人的腦海浮現,去年馬克宏冒著失去職位的風險,提議改革國家退休金制度,並面臨大規模抗議。

<cite>2023年3月16日,法國總理博爾內(Elisabeth Borne)宣布動用憲法第49/3條,繞過國會表決,強行通過年金改革法案,引起法國民眾不滿。(AP)</cite>
2023年3月16日,法國總理博爾內(Elisabeth Borne)宣布動用憲法第49/3條,繞過國會表決,強行通過年金改革法案,引起法國民眾不滿。(AP)

《經濟學人》指出,美國及歐洲比東亞有更長的準備時間,而東亞已經開始感受到壓力。南韓的人口高齡化已有一段時間,但直到過去4年,其人口才開始減少。隨著更多世代逝去,這個數字將持續下降數十年,到了2036年,超過65歲的南韓人口數將是未滿18歲人口數的2倍。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