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不是騙局,但高估值確實是個問題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億歐網”(ID:i-yiou),作者:黃淵普,36氪經授權發布。

前段時間批評人工智能的輿論很多的時候,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的創始人發微信問我:你們億歐EqualOcean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報道和研究很多,不打算站出來說句話麼?

這個創始人是美國某知名大學的CS(計算機科學)碩士畢業,2017年放棄了美國的工作回國創業,正好趕上人工智能的創業風口,公司先後獲得了兩輪融資。但是,最近一年他的公司商業化不理想,新一輪融資談得不順利。碰到批評人工智能的輿論,我理解他心裡很慌張。

輿論的矛頭主要是指向號稱"AI四小龍"的商湯、依圖、曠視、雲從。批評的原因是,幾家公司在准備上市過程中透露出來的財務數據低於很多人的預期——營收不高,虧損卻非常高。對比之前幾家公司的高估值,很多人忍不住吐槽了一番。

對"四小龍"的批評殃及了池魚,很多規模更小的人工智能公司的融資跟著受到了不利影響。對於"四小龍"來說,它們面臨的問題是以什麼樣的估值/市值去募資/融資;對於更多規模更小的公司來說,當VC避而不看人工智能賽道時,它們面臨的問題是還能不能獲得新一輪融資。

億歐EqualOcean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報道和研究人工智能,和非常多的人工智能公司建立了聯系。作為行業觀察者,對於人工智能這個賽道我倒並不悲觀。

早期,人工智能公司之間比拚的是發論文的數量。2017年,億歐智庫開始調研AI商業落地時,絕大多數人工智能公司幾乎沒有任何營收。三四年下來,大多數人工智能公司的營收增長還是非常快的。只是它們能否越過盈虧平衡點,還存在很多值得討論的地方。

從商業模式來看,多數人工智能公司的營收方式是項目制,做一單賺一單的錢。這種營收方式是個苦差事,尤其是早期做的項目少時,項目經驗幾乎沒法復用,收入部分完全沒法覆蓋龐大的研發成本。對人工智能公司來說,巨大的研發成本差不多是固定的,不會因為不做項目就可以不用投入。另外,因為客戶的特殊性,銷售成本在早期也難免居高不下。

所以,大多數人工智能公司擺脫不了"燒錢"的宿命,需要大規模融資。區別是,它們到底會沿著哪條線發展(如下圖)。

A線是理想的結果,"燒錢"雖多,但能用較短的時間達到盈虧平衡點,並且未來能賺到大錢,比燒的錢多很多。B線和A線不同,燒同樣多的錢,企業需要更長時間達到盈虧平衡點,之後賺錢能力卻一般。而C線代表的是,燒完了錢也沒能跨過盈虧平衡點,企業最終死掉了。

在人工智能投融資火熱的前幾年,無論是創業者還是投資人,都是按照A線所描繪的故事做估值和融資。現實中,多數公司會是C線,做得好的公司也大概率只能做到B線。

有沒有可能做到A線呢?當然也有。前提條件是,人工智能公司做的項目,其技術、方案或經驗能充分復用,能形成通用的解決方案;客戶拓展成本大幅下降,並且客戶類型能迅速多樣化。目前看,做到前者並不現實;後者隨著數字化變革在全國的推進有所改觀,但依然還不夠。

以B線作為一個理性的參考,人工智能公司沒法迅速跨過盈虧平衡點,也不是一個能輕松賺大錢的生意。也就是說,人工智能公司投資回報週期較長、回報率也不算高,因此在估值/市值層面就得做妥協,後續的投資人才敢接盤。

應該按什麼邏輯估值呢?目前看,人工智能公司大多屬於有技術能力的行業解決方案公司,一個可以參考的方向是,按IBM和埃森哲的估值邏輯。

埃森哲的市銷率為4.2,IBM的市銷率僅為1.7。考慮到包括"四小龍"在內的人工智能公司收入增速比IBM和埃森哲更快,可以給到更高的市銷率,在沒有達到盈虧平衡點之前,10倍是一個不算低的倍數。如果以10倍市銷率、營收10億元計算,對應的估值是100億元。

按這個邏輯,一些明星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得往下調50%左右。目前的一個難點是,前面一兩輪的投資方是否願意接受估值降低。一些人工智能公司,最終走了C線,不是因為沒有價值,而是被高估值給拖累了。

有人會說,芯片公司寒武紀2020年的收入才4.59億元,但估值高達440多億元,市銷率超過了95倍;人工智能也同樣受國家戰略支持,以10倍的市銷率去做估值不公允。這樣的對比可能沒有意義,或許不是人工智能公司被低估了,而是芯片公司寒武紀被高估了。

也有一種聲音,認為人工智能公司割了風險投資人的韭菜,現在謀求上市是為了繼續割普通投資者的韭菜。我個人的看法是,暫且不去糾結於"人工智能"這個詞,"智能化"一定是中國各行各業升級的大方向;人工智能公司把大多數錢花在了研發上,這在過往被多次證明至少不是差的商業選擇。

即便一些明星人工智能公司的結局是C線,它們培養的大量人工智能工程師們,也將為行業的後續發展做出貢獻。幾年下來,中國人工智能的星星之火,已經成燎原之勢。更樂觀一點看,中國出現百億美元、甚至千億美元估值/市值的人工智能公司,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目前,創業者和投資人需要對估值更加理性。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