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鮭魚、麵包蟲端上桌 未來食物對抗氣候變遷

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科學家都在積極研發未來食物,繼人造肉之後,美國舊金山新創公司萃取出銀鮭魚的細胞,在實驗室人工培養出 去頭去尾的人工鮭魚,保留鮭魚的營養,消除了塑膠微粒等污染物的疑慮,而歐盟成員國在五月初批准了一項食品建議,把麵包蟲列為「新穎食物」,預期再過不久就會出現在超市和餐廳。

粉橘色的鮭魚,由主廚切成生魚片,加上現削的黃檸檬皮,爽口鮭魚握壽司就完成了,外表乍看沒什麼特別,但這魚不是從海裡撈上來、也不是養殖的,而是來自實驗室。

Wildtype顧問主廚 Rose Ha:「它的質地很接近,包括魚肉韌度、魚肉顏色、紋路以及油脂。」

連主廚也驚嘆逼近真魚的口感,這個由舊金山新創公司,在實驗室人工培養出來的鮭魚,是繼人造肉之後的最新食物革命。

Wildtype首席科學家 艾芬班:「通常在捕撈魚的時候,有很多部位都被丟棄了,像是魚鰭、魚尾、內臟等等我們不吃的部位,因此在我們創業時想要真正專注,盡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只創造出我們會吃的東西。」

這幾年由於氣候變遷,海水溫度上升,導致野生鮭魚產量暴跌,鮭魚在美國海鮮市場,銷量排名第二,僅次於蝦,要因應如此龐大的消費量,光靠野生或養殖已經不夠了,這間公司利用真正的銀鮭魚細胞,在實驗室培養出,一般人食用的鮭魚部位。

Wildtype執行長 柯貝克:「魚類資源在減少、海洋暖化、地球暖化,全球都在朝著替代蛋白質的方向發展,來創造另類選擇、另類解決方案、給消費者另類選項,或許可以減輕地球負擔。」

野生鮭魚在被捕撈前,要花上數年時間迴游,但從實驗室培養只要六到八周,目前還沒有上市,也還無法量產,這間公司目前專注於降低研發成本,短程目標在舊金山開設餐廳, 專賣人工鮭魚餐點,酪梨捲、生魚片以及夏威夷式拌飯,提供和野生鮭魚一樣的營養,但不用擔心吃進抗生素、塑膠微粒等污染物。

鏡頭轉到歐洲,另一項革命性的食物,是這些細細長長的麵包蟲。歐盟成員國五月初批准了一項有關食品的建議,將麵包蟲列為「新穎食物」(novel food)。

德國民眾:「吃起來像洋芋片,吃起來很鹹,有點乾,像是沒有調味過的洋芋片,你覺得呢?沒什麼味道。」

麵包蟲是一種甲蟲,富含蛋白質、營養價值高、價格低廉,經常被當作寵物的營養補充來源。今年1月,歐洲食品安全局就認證過麵包蟲安全可食用,預計再過不久,就能出現在歐洲各國超市貨架以及餐廳。

食物專家 史卓帕希納:「麵包蟲或是昆蟲,一般來說是蛋白質的良好替代來源,因為它們含有許多重要的氨基酸,也就是蛋白質構成元素,它們還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像是omega 3脂肪酸,以及維生素B,特別是維生素B12。」

之前有德國大學研究發現,食用麵包蟲的老鼠,膽固醇降低了60%,研究人員表示,可以直接把麵包蟲當作蛋白質零食,或是磨成粉末食用,不過得先克服吃蟲的心理障礙,對甲殼類或是塵蹣過敏的民眾,也不宜食用。

更多 TVBS 報導
雞翅之亂!美雞肉價漲2倍 今夏供應吃緊
《玩命關頭》20週年玩鮭魚哏! 20歲影迷可攜9親友免費看
鮭魚不夠看!男取名「丨丨」一講險遭3警包圍帶走
「張鮭魚之夢」當20多天 醫科男改回原名用光3次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