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數據之跨界對談專欄】你 不需要考試時也會投入時間 流連忘返的學科 是什麼?

電影《心靈鑰匙》(Extremely Loud & Incredibly Close)中,男孩奧斯卡在911事件中失去了父親。在原著小說中,他不斷地想像發明了創新功能;例如,茶壺可以唱歌、肛門會講話、心臟旁有個麥克風可以分享心跳、都市有個裝淚水的水庫……等等。他也不斷寫信給史蒂芬・霍金,希望成為他的門生。最後,「霍金」終於回信:

「我這一生經驗美好,不虛此行──可以和許多思想家一起探索時間和空間的起源;但其實我希望自己是個詩人。

······

但願我發明了生命可以依賴之物。

或許你永不會停止發明?

或許你根本就沒有發明?

曙光初昇,陰影落地延伸,空氣冷淨。你還有五個小時才會醒來,但我不禁覺得我們倆共享了這清新美好的早晨。

你的朋友,霍金」

小說家所想像「霍金」角色在小說中跨越的不只是地域和時間的疆界,而且跨越了學科與年齡界線;在與小男孩的溝通中,他更跨到詩的領域,使用詩的語言。奧斯卡也透過走訪許多姓「布萊克」(Black)的紐約居民而有所成長。

生長於網路時代的21世紀年輕人,在彈指之間就可「跨域」遊戲、購物或擷取新知,不須像奧斯卡這樣,在中央公園搜尋線索,或地毯式地走訪都市陌生人,尋找答案。

但要如何跨域學習,才能拓展視野、有創新能力,並持續建立自己的知識架構?

在後現代初期,跨越疆界的目的是顛覆權力中心;而在現今時代,跨文化跨領域學習則是日常,既有趣也必須。有趣,因為不同學科與地區的人們有不同的文化和思考模式,我們若能夠試著設身處地,視野和心胸都會因而開放,在溝通時也比較不會碰壁或觸礁。必須,因為當今社會和你我的日常生活中有太多狀況牽涉不同專業;例如,都市景象、交通、環保議題、電商行銷、網路社群,甚至戰爭均結合不同專業;機器人、無人機和生成式AI也開始進入各行各業。

在這個跨文化跨領域的時代,高中生要如何選擇跨領域的學習方向?首先,應該要瞭解自己:我喜歡按部就班,依循固定的學習路徑,依興趣自由選擇、還是想在固定的學習路徑上加上其他學習選項,編織成知識網絡?與其問自己我的「強勢學科」是什麼,不如問:我在不需要考試時也會投入時間,流連忘返的學科(而非遊戲)是什麼?我的未來職涯想像有特定的方向嗎?

具體而言,如果年輕人希望有個固定學習路徑,可以選擇特定學系,外加輔系或學程;想要有較空間發展第二專長的空間,可以考慮修學院開設的跨領域學程,在大一、二年時培養第一專長,並同時多元探索。校級的跨領域學程比較像歐美的大學學制,容許學生多方探索,到大三才決定主修(美國),或可以自由選擇多個主修(德國)。

不論選擇特定學系或是跨領域學程,都須選定方向並保留彈性。沒方向也不需要擔心。職涯方向若是單一(例如,想要當動畫家),也需要瞭解各行各業,以充實自己的人生;同時可以發展多元興趣,以備將來可能轉換跑道或跨領域協作之需。若還沒有方向,就可以找幾個自己不討厭,也允許探索的學系試試看,先發展第一專長,同時培養多種興趣與技能,然後在嘗試中逐步定向。

領域專長一定要發展,但不一定只有一個。我們可以把描述人才型態的字或字母想像為自己的學習路徑:「I」型、「T」型、「π」型、「H」型和「非」型。每個大學知識份子都應該有一條直線,也就是主修專業,以習得這個領域的知識架構、專業知識、技能與態度。對I型人才來說,這條專業又直又長(且可深入研究)。大學教師多半是「T」型人才,也就是在自己的專業基礎上,橫向涉獵其他專業知識。以我自己為例,理論和主題研究(如後現代理論、都市研究)引導我發展其他學科知識。對輔大學生而言,跨域協作─如應美與英語、織品與外語、影傳與醫學─也透過溝通與實作學習跨域團隊合作。

對π型人才來說,兩條直線短多了,也非筆直,可以在較廣的範圍內發展,甚至起舞!在偏重博雅教育的人文科系中,所學習的專業適用範圍大,跨域的自由度也大,但也因此專業需要特別地建立和發展,也往往需要搭配另一個專業。例如,外文系同學若將語言溝通當為第一專業,則可以沿著脈絡去瞭解如何發展行銷文案、製作與編輯影像、依據顧客回饋制訂行銷策略,以培養數位行銷或甚至數據行銷等能力。輔大外語學院的系友發展多元,透過外語專業,可以選擇的第二專長林林總總:由外交國貿、財法翻譯、歌唱演藝、文創貿易行銷,到大眾傳播、宗教研究、語言治療和各層級的語言教學……等等等等。

轉譯「霍金」的話,

或許你永不會停止跨域?或許你根本就沒有跨域?

因為學科疆界早已轉化溝通區域,透過文字、影像、程式語言、數據等「共同語言」、針對不同議題進行溝通。在此跨文化與跨領域的時代,單一學科專業知識像是我們以知識分子角色立足社會的第一隻腳,踏出第一步,就應該自信穩定地走出第二步,透過溝通協作成為「T」型人才,或者逐步發展第二專長,π型起舞,或甚至展開「H」型或「非」型的協槓人生。

專欄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