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與科技 40年後誰輸誰贏

(示意圖/freepik)
(示意圖/freepik)

歌手羅大佑的創作常具有時代批判及警世的色彩,1983年出品的一首〈未來的主人翁〉更是饒富科技及人文衝擊的預言性。

「……每一個來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因為我們改變的世界將是她們的未來……我們不要一個被科學遊戲汙染的天空,我們不要被你們發明變成電腦兒童……當未來的世界充滿了一些陌生的旋律,你或許會想起現在這首古老的歌曲……」

羅大佑沒有預測到2007年iPhone的誕生,但現今人們人手一台的智慧手機,早已把Z世代變成了行動電腦兒童,令人好奇的是,如果這首歌發表在今日,是否還能激起共鳴?

這說明了什麼?

2023年最夯的科技主題當屬微軟大力支持的OpenAI以及ChatGPT,沒想到在它俾倪天下之際,微軟總裁史密斯(Brad Smith)卻表示,通用人工智慧(AGI)不可能在未來12個月內誕生,並預計AGI技術可能要多等數十年才能推出。這世上哪有賣瓜的人說自己的甜瓜還有得等?

史密斯當然是為了堵住懼怕AI的悠悠眾口,其中當然包括了AI的安全性疑慮以及其對人文的斲傷,相比之下,一度被董事會免去行政總裁的職務,但因員工及股東們的強烈抗議而迅速復職的阿特曼(Sam Altman)就較具人文關懷之情懷。根據消息人士向路透透露,阿特曼不斷向董事會提出對AGI的警告,更對評估風險前將先進技術商業化感到擔憂。

阿特曼的擔憂難道是多餘?

2023年的今日,ChatGPT的確已成為許多人工作上的輔助應用,只是,此時此刻如果你透過ChatGPT完成一份企畫案、一個故事的創作,又或是一份報告,不經過專業的修潤,直接交給客戶,相信大多數的情況,客戶是不會埋單的,因為人們還有一定的「人文審查」,但再過10年、20年,當AI技術不斷進步,當人們對人文的要求不再講究,到時候,凡事下下指令便可搞定,你能想像屆時的人文還剩下些什麼?

我們拿多年前的傳統媒體來舉例。當時的社會氛圍,如果報紙的文章,無論是文字誤植、錯誤的引經據典、出處,或用詞不當,隔天報紙必會慎重刊出某指正或道歉文,而今日,我們常會在主流媒體上看到錯別字或其他錯誤,媒體根本無庸在意,因為社會早已習以為常。

此外,每況愈下與每下愈況都被用來描述情況越來越遭,但當時就有讀者會投書細分其差異。況是因比擬而明顯、顯著,「每下愈況」指估量豬隻肥瘦要從最不易長肉的下部小腿部分去試,比喻從低微細節之處看理路。而「每況愈下」才是指情況愈來愈壞。後世將其相混且少人在意。

再舉一例,自從小報風格的報章雜誌熱銷,便常遭批判其為「羶(情)色(情)(血)腥」,或「腥羶色」,也有人說是「腥色羶」,莫衷一是。之後,終於有個文壇前輩看不下去投稿指正「羶色腥」才正確。因為這個詞是譯自英文「sensational」,它是其來有自的,這叫做文化。

時代不斷「演進」,價值觀本無對錯,這就只是我們那個年代對人文的講究罷了,多了不會生利息,少了不會缺塊肉。只是,當我們往遠處看時,心中仍藏不住驚恐。40年來,人文與科技不斷地對壘,事實證明,人文節節敗退,40年後人類社會的文化風景會變成什麼奇觀?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及精神又是什麼?是不是就是社會學家們常形容的「無用世代」?

40年後,是否還會有人想起〈未來的主人翁〉這首古老的歌?(作者為科技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