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躋身全球第二大交易幣 二三年熊貓債券發行數量激增

-

【蘇彬貴╱先探2279期】

一九七八年鄧小平推行改革,將中國的經濟推向開放之路以後,當時人口還在持續增長中,龐大的廉價勞工,加上市場潛力無窮(所得大幅提升)等因素,於是不斷地吸引來自全球各方的企業興起一股「錢進中國」的風潮。

至二○二二年底為止(自開放以來四四年的時間),當地的「外來直接投資」(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累計已達三.五兆美元左右的規模(約一一○兆台幣);所謂的「外來直接投資」,指的是外商直接投資在土地、廠房,及機器設備等方面的資金。這類的投資,對於後來中國之所以能夠發展成為「世界工廠」,以及進一步躋身當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扮演著絕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外資持續撤離

然而,到了二三年第三季,情勢開始反轉,中國的FDI罕見出現了「赤字」現象(匯出的總金額超出了匯入,計達一一八億美元左右),為過去近二五年(即自從一九九八年開始有這一項每季的統計數據)以來首見的現象。

外資持續看衰中國經濟,近期無論從中國的「外來直接投資」,抑或投資在金融市場中的「外來間接投資」(FII)的數據來看,皆同樣地表露無遺。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數據,二三年前十個月來自海外的法人投資機構,在中國持有的股票與債券的總數量,亦出現了三一○億美元左右(約九九○○億台幣)的萎縮幅度,並創下了自從二○○一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以來,這方面資金淨流出的最高紀錄。

受到這些因素的衝擊,加上人家升息中國卻逆勢降息等,人民幣匯率走弱,是相當可以理解的。儘管近期出現反彈,但二三年以來至今,人民幣兌美元還是貶值了三%以上的幅度;並在九月八日盤中,還以一美元兌七.三四九九人民幣的水準,寫下自二○○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即過去十五年又八個月半)以來的最低紀錄─儘管中國人民銀行(PBOC)努力地試圖抵擋人民幣匯率的每下愈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