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台灣醫院管理大師 張錦文(1934〜2012)

張錦文,1934年6月1日出生於嘉義縣布袋海口,家境貧苦卻力爭上游勤奮向學,從布袋公學校、鹽水初中、新營南光高中到台大商學院國貿系畢業,甚至1963年前往美國密西根大學就讀醫務管理研究所,是台灣少數早期就進入醫管領域深造的先驅者,他還成為密西根大學的傑出校友,並於1965年擔任美國Butterworth的醫院副院長。

1966年8月,張錦文返台擔任台北馬偕醫院副院長,獲得院方大力支持籌設淡水竹圍分院,並於1970年創設馬偕護校,出任首任校長,他在馬偕醫院服務14年期間為醫院的發展提出了完整的規劃;在國內他是首先提出醫師診療費制度,改善醫師兼差及紅包文化的醫院管理者,推動國內最先使用電話預約看診,也是最早促成「生命線」及「張老師」電話專線服務救人的構想,同時為馬偕創設第一個「加護病房」及「燒燙傷病房」,對台灣的醫院發展確實帶來深遠的影響。

除了馬偕醫院,後來他又幫忙籌建台北和林口長庚醫院,台南成大附設醫院,台北新光醫院、高雄義大醫院等,國內重要醫院的設立他都參與其中,甚至遠及非洲馬拉威姆祖祖的中央醫院,為台灣在非洲的醫療外交建立了據點。此外,他也擔任台南奇美醫院、花蓮門諾醫院、台大兒童醫院、台北長庚、新光、金山醫院的董事或顧問,為這些醫院的管理和發展提供專業的協助;1983年至1998年他還擔任中國醫藥學院醫務管理研究所的所長,2009年更獲頒該校榮譽講座教授,可以說在台灣的醫務管理領域扮演了領頭羊的角色!

張錦文在醫管方面的表現,其實早在1978年獲選為美國醫務管理學會院士,他是亞洲第一位獲此殊榮者,即可見其成就。他在1900年至2000年擔任台灣醫院協會、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的理事長,推動許多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活動並協助推展醫療外交,他曾於1979年擔任中沙醫療團團長,帶領多達1500位台灣醫療人員為沙烏地阿拉伯籌建經營兩所醫院,在國際醫療打造了傑出的貢獻。

1979年張錦文獲沙烏地阿拉伯王國頒發「醫療貢獻獎」,1984年獲菲律賓醫院協會頒發「醫院管理貢獻獎」,1995年及1998年先後獲衛生署頒發第二衛生獎章及第一衛生獎章,1999年獲頒外交部績優獎章,2009年他得到醫療奉獻獎。

2009年張錦文被診斷出罹患血癌,經台大醫院及新光醫院團隊悉心搶救後病情穩定,沒想到2012年又出現併發症,同年11月12日在家人陪伴下蒙主恩召回到上帝的懷抱,享年80歲,留下了他美好的一生。正如他的書《望醫心切》中〈我的人生〉一文中提到:「我這一生不停地朝著標竿向前跑……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
※本文將收錄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