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從教會醫院院長 作到牧師 翁瑞亨 (1950~)

翁瑞亨,1950年生於台灣台南,台南一中畢業後考上台大醫學院,在醫學生時代就一直思考人生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後來在基督信仰中找到答案,成為校園團契的一份子,當時他的同學有蔡茂堂、王榮德等也都是虔誠基督徒,常互相勉勵未來要為上帝作工,服事弱小的兄弟,他常參加社會服務去麻瘋病院協助宣教士照顧病患,也立下決心畢業後要前往偏遠地區服務弱勢族群。1975年台大畢業等待服兵役的兩個月空檔,他就前往恆春基督教醫院做志工,那時的恆春只有10張病床,由一位芬蘭的醫療傳教士負責,他對一個遠從北歐寒地不遠千里而來的芬蘭人,受過良好教育和專業訓練的醫生不求物質回報,而在酷熱的南台灣小鎮奉獻陌生的台灣民眾,他充滿好奇和敬佩!退伍後他選擇進入台大醫院外科接受住院醫師訓練,因為他覺得做外科最容易在偏遠地區第一時間就能為病人解除痛苦,當他受完外科訓練後,正值台大醫院要派醫療團前往沙烏地阿拉伯服務,那時他面臨兩難的抉擇,原本已報名要參加「中沙醫療團」卻又聽到恆春基督教醫院需要醫師的幫忙,後來他祈禱上帝指引他的路,沒想到他的出國簽證遲遲不發下來,父母又希望他留在台灣,就這樣他選擇了恆春報到,也決定了他一生奉獻的方向!

翁瑞亨初到恆春擔任院長,是「校長兼撞鐘」,連他在內只有二位醫師,他們要看門診、開刀、接生,還要洗水塔、修理院舍,有一次颱風颳走了醫院屋頂,二個醫師自己要爬上去蓋屋頂,還要做山地醫療巡迴服務,晚上也是二人輪流值班,幾乎是全天候應診!後來他轉到屏東基督教醫院服務,擔任院長自己住在醫院後的宿舍,常半夜被叫起來急診開刀,忙完了小睡片刻,一大早又主持行政會議,卻整天精神充沛不覺得累。在屏基由於他的經營成效顯著,提升了醫院的品質和病患服務量,1987年他又被邀請前往嘉義基督教醫院擔任院長,嘉基的規模相對來說已有相當的設備和人力,但他體貼其他醫師的辛苦,還是自己以身作則分擔更多的值班,而且常把值班費用捐給醫院作為照顧窮困病患的經費。在嘉基,翁瑞亨積極「推動醫院社區化」的觀念,和阿里山的鄒族原住民結合,推動戒菸、戒酒,防止意外事故和環保、健康、安全的社區營造,他不只把醫療服務和社區服務擴及偏鄉,更將觸角延伸到海外;嘉基派出了服務團與基督教團體「宇宙光」合作,發起「送炭到泰北」的活動,他親自率隊前往泰北、瓦邦、寮國、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從事醫療和宣教的服務,1997年在嘉基地區設立了「外勞服務中心」是全台灣第一個關心外籍勞工的醫院,他也帶領嘉基成為區域教學醫院,2006年他獲頒「醫療奉獻獎」。

沒有想到,翁瑞亨把嘉基的院務做得上軌道之後,他又被衛生署邀請出任國民健康局局長的職務,任期間他經歷了SARS的疫情感受到人性的自私和軟弱,他下定決心卸下公職後去神學院進修,2014年他從台灣信義神學院研修神學碩士,之後開始以牧師身份從「醫師救治人的身體」轉換成「救治人的心靈」牧者。他開始探訪病人用禱告、詩歌、信仰的見證來幫助人,他更前往泰北金三角地區,學會用當地語言從事宣教,並開拓教會傳播福音,一個執手術刀的醫師變成手拿聖經的牧師,翁勝亨見證了上帝的愛!
※本文將收錄於《台灣醫界人物百人傳》續集


文章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