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手工訂製服匠師鄭桂崇 一針一線體現樸實做衫精神

手工訂製服裝,從瞭解客戶需求開始,每個步驟都能看得到裁縫師傅的專注神情。出生於桃園中壢的鄭桂崇,40年來,以她靈巧的雙手,用心縫紉出一件件亮麗的女裝,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用技藝為素雅的衣著增添新意。

身形嬌小,性格開朗、充滿活力的鄭桂崇,在中壢新明市場經營「巧鈴時裝」,與她的中性名字區分,細膩的特質,也充分展現在服裝製作,從樣式討論、貼身測量及打版裁縫,鄭桂崇專注地確認細節,力求讓顧客拿到期望中量身訂做的服飾。

家族淵源 擅長女裝訂製

鄭桂崇外公在日治時期是全中壢數一數二的西裝師傅,連阿姨、舅舅都曾從事西服製作,從小看著親人做衣服,自己也產生了興趣,先是跟姊姊一起學裁縫,再到成衣工廠工作,接著在服裝店擔任女裝學徒,因為心細手巧,很快地就被升遷為店內師傅。

1988年時,店內裁縫師傅想要報考女裝乙級技術士證照,有著豐富製作經驗的她順利考取,也更加深她的信心,決定自立門戶,在第一市場開設「巧鈴時裝」,之後更考取甲級技術士,成為獨當一面的裁縫師。

因為開設「巧鈴時裝」,也有許多人稱呼鄭桂崇「巧鈴阿姨」。圖/蔡耀徵

創業有成 因緣深入客家衫研究

開店前,鄭桂崇曾經一度擔心自行創業會收入不穩,沒想到正式營業後第2個月就有大批訂單,尤其是農曆年前,1個月至少就有200件訂單,裁縫車前眼下的針線和腳下的踏板不曾停下,必須加派4至5位師傅,工作到深夜不停歇。幾年前,有客戶詢問她是否能製作傳統客家衫,她想起以前婆太(曾祖母)穿的衫衣,便接受委託,從此許多需要製作客家服飾的顧客,都指名找她,她也因此深入研究客家大襟衫。

傳統的客家大襟衫式樣單純,衫領的花邊為當代的設計與做法。圖/蔡耀徵

鄭桂崇說明客家大襟衫除了大家熟知的盤扣、摺袖、剪裁寬鬆等特色,立領也是個重要細節。「你有發現傳統客家衫的領子很小嗎?其實這是有用意的,窄領口將人的脖子束得緊緊的,是希望人要多做事,少說話。」看似簡樸的客家大襟衫不僅實穿,更蘊含客家人勤儉、認真的精神。

顧客服務 延續手作感動

2018年桃園市客家文化基金會辦理「桃園客家知識學苑」,邀請鄭桂崇開設客家衫工作坊,讓更多人接觸並製作客家大襟衫。此外,她也接過不少有趣的委託案,像是中壢啟英高中學生角色扮演服飾、舞蹈表演服裝,甚至還有泰國華僑帶著全家人來訂製的婚禮旗袍。

「前幾年市場拆遷時,還想說乾脆順勢退休,但只要一想到客戶,尤其是那些在我這裡做了一輩子衣服的奶奶們,就決定要一直做下去。」鄭桂崇不只對於客家大襟衫有使命感,對於將各類型服飾託付給她的顧客們,也有強烈的責任感,她將用手作的溫度,抱著對服裝的熱愛及堅持,繼續為顧客做出量身打造的精緻手工訂製服。

※本文轉載自《桃園誌》No: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