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賴清德心中的王牌先發 童子賢不當閣揆空間更大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最近頻曝光大談核能,有企業界認為,他在幫賴清德講「內心話」。(照片來源/信傳媒編輯部)

準總統賴清德即將於520上任,新內閣人事全部就定位,由前民進黨主席卓榮泰擔任行政院長。不過在賴清德心中,最屬意的閣揆人選毫無疑問就是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在最近一次餐敘上,席間童子賢跟朋友提到,在今年1月13日勝選之夜過後兩天,賴清德就找他,並希望他能出來組閣擔任行政院長。

賴清德勝選後兩天,就邀請童子賢組閣

民進黨經過8年執政確實背負不少包袱,黨內有人吃銅吃鐵,這些賴清德心裡也不是不清楚,如果能找到在民間擁有好聲望的企業家組閣,不僅可以讓外界耳目一新,也可以跳脫傳統政治人物的思維來改革黨內及國政,也因為童子賢來自企業界、沒有黨派,在三黨不過半的國會,行政團隊遇到的阻力也會比較小。

童子賢回家想了5天,最後拒絕了賴清德的邀請,除了童子賢曾經對外表示家人不贊成的理由外,他並沒有進一步說明婉拒的原因。

有企業界人士觀察,童子賢對公共事務很有熱情,不過他是和碩董事長,和碩員工有七千多人,他如果要組閣,必須辭去董事長,如何對員工跟股東負責是個問題。

另外,除了和碩外,童還身兼10幾家公司董事長,當行政院長要財產申報,要大老闆將身家完全攤在陽光下有相當的難度,當初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代理」海基會董事長時間長達兩年多卻遲遲不真除,主要原因就是卡在「財產申報」的問題。

婉拒閣揆沒說出口的理由

就算排除財產申報,大老闆們始終沒說出口的原因就是「政治」風險。從以前的奇美許文龍,到現在的鴻海郭台銘,顯示這種在兩岸都有事業佈局的大老闆,一旦涉入政治,敏感的兩岸問題就會成為重中之重,需要承擔的政治風險有時會大到難以想像。

以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為例,鴻海集團旗下富士康是中國創匯數一數二大企業,雖然現在鴻海董事長是劉揚偉而不是郭台銘,去年郭參與連署選總統期間,也多次對外宣稱不擔心在中國的事業佈局會對他的參選造成影響。

結果去年10月下旬,中共官媒《環球日報》突然宣稱,富士康逃漏稅嚴重,要對富士康查稅,消息一出,鴻海股價從108元跌到94元,短短10個營業日重挫13%,股票短期間雪崩式下跌,不只股東受不了、鴻海經營階層受不了,連郭台銘自己都受不了,最後選總統大戲草草收場。

郭台銘難以承受政治風險,那2020年在中國創匯百強拿下第七的和碩,中國的佈局及規模又是如何?

和碩曾是中國創匯百強第七名

2008年華碩品牌代工分家,代工切出去成立和碩,童子賢成為和碩董事長,先前華碩在中國投資廠房資產也轉入和碩旗下,其中2004年在上海浦東南匯區康橋工業區成立的華碩製造部門就成了「和碩華東營運中心」。

根據和碩官網,和碩華東營運中心旗下包括有昌碩科技、恭碩電子、鈞碩電子及華謙商貿四家公司。

2009年年初,和碩在上海的研發大樓啟用,其中昌碩以iPhone 手機研發製造為主,恭碩專攻NB製造,是全球五大NB生產企業之一,鈞碩則以精密模具設計製造為主。2014年和碩又在昆山另外成立了iPhone手機製造基地世碩,這五家公司當中以昆山世碩廠產能最大。

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接著2020新冠肺炎上場,地緣政治牽動產業鏈分工,童子賢的和碩集團悄悄地進行著產業鏈分工布局,那就是他曾提及的全球科技業「一套針對美國、一套針對中國」產業鏈分工的「兩套標準」。

淡化中國製造比重,但不是斷鏈的作法

去年12月28日,和碩製造版圖出現大地震,當天和碩透過重大訊息公告,旗下中國生產iPhone的重要子公司昆山世碩辦理現金增資,引進紅色供應鏈指標廠立訊旗下立臻精密資金,現增完成後,世碩將由立訊集團取得主導權,和碩只當股東,喪失對世碩的控制力。

其實在2021年時,和碩也曾將旗下專司蘋果iPad金屬機殼的鎧勝,透過現金增資讓立訊取得主導權。

從和碩把世碩、鎧勝的經營權讓給立訊,但握有iPhone先進機種的上海昌碩仍由和碩主導來看,這些動作意味著童子賢淡化了和碩在中國製造的比重,但又不完全切斷關聯性,甚至把從世碩抽出來的資金轉去投資印度、越南、印尼、墨西哥。

這是童子賢在地緣政治風險下對於和碩版圖的全新佈局,具體落實了他「一套針對美國、一套針對中國」產業鏈分工「中國+1」的想法,讓和碩與中國製造保持距離卻不「斷鏈」的彈性作法。

不組閣成活棋,賴清德不方便講的話由童子賢來講?

其實,這與童子賢不組閣但與賴清德之間保持「可令人想像的空間」,有異曲同工之妙。

賴清德在台南市長任內,因動保議題與童子賢熟識,雙方一直維持良好互動,兩人也常透過類似讀書會形式交流。2023年賴清德擔任民進黨主席,邀請童子賢擔任民進黨智庫新境界基金會副董事長,他常在智庫拋出與傳統民進黨不一樣的想法,彼此激盪交換意見,核能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一位企業界人士表示,反核是民進黨的神主牌,也是民進黨從黨外一路走來的核心信仰,幾乎是不可碰觸的「禁區」,婉拒組閣的童子賢最近頻上各大媒體大談核能議題,頗有幫賴清德「開另一扇窗」的味道。

畢竟民進黨內有許多反核基本教義派,賴清德就算在能源政策上有心往不同的方向走,但很多話也不方便自己去講,這時候童子賢就有「可令人想像的空間」扮演某種角色。

尤其童子賢現在是民進黨智庫副董,對內可以在智庫平台與綠營大老們清楚論述,對外又可以用企業家的身分來談台灣的能源轉型以及核能問題,充分達到與社會溝通的效果,且不會受到國會限制。他不當閣揆,反而成為賴清德手中一顆活棋,可以發揮的功能更大。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蔡英文出席馮世寬新書發表會 美官員贈畫「大鵬保台」利爪捕捉「小熊維尼」
谷歌導入AI新功能「即問即答」搜尋結果 新聞媒體業將面臨一場新災難
保健食品關稅30%「比香菸還高」 王世堅質疑:高關稅到底保護到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