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除了回憶,你還能留下什麼?

新冠疫情肆虐近三年,台灣終於在10月13日盼來國境解封。無情的病毒,迄今已奪走1.2萬國人的生命,在這段苦悶的日子裡,大家嘗盡悲歡離合,然而,有一群人受害也很深,就是等待器官捐贈的病人。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每年因事故傷害死亡人數逾6000人,其中同意器捐者約200人,等待捐贈者已累積上萬,有增無減。令人遺憾的是,台灣推動器官捐贈移植滿35年,今年也是器捐中心成立20週年,但近兩年卻陷入器官捐贈的谷底。

在疫情衝擊下,許多醫院被排擠、徵用,讓常規醫療大受影響,致使國內外器捐數大幅下降,不僅需求者受挫,想捐贈大愛的家屬更是沮喪。

隨著疫情逐漸鬆綁、世界走向共存,如何恢復並滿足這些需求,成為台灣社會應該重啟並深思的課題。

人類的器官,是上帝贈與的「禮物」,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人類的器官,是上帝贈與的「禮物」,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shutterstock

突破器捐瓶頸,讓遺愛人間不再是口號

人類的器官,是上帝贈與的「禮物」,醫學再怎麼進步,還是沒辦法創造生命最基本的單位——細胞,沒有細胞,就不會有效產生組織及器官。

雖然現在有3D列印技術,但就算印出一顆腎臟,卻沒有器官的功能。目前真正能取代的方式是「替換」,透過外科技術完成移植,讓有用的器官得以延續功能,協助另外一個生命重生,或改善生活品質。

器官捐贈,顯然是目前好幾種疾病的終極解方(如心臟、肝臟、腎臟衰竭等)。在西班牙、新加坡等國家,往生者的器官被視為公共財,政府採取「推定同意制(opt-out)」,除非確認往生者生前反對,或有人知道其明確表達過反對器捐,否則即視同願意器捐,因此器官來源能自給自足。

台灣則是採取「選擇同意制(opt-in)」,器官來源受限於民眾需簽署器捐同意書,死後始得摘取器官。根據器捐中心的資料顯示,目前已有40多萬人註記同意器捐,但到了捐贈的那一刻,仍存在許多變數。

台灣是民主國家,往生者的人權也須尊重,且華人世界受到傳統觀念、宗教信仰的束縛,常有「留全屍」的想法,只要家屬反對,就算有器捐同意書也難發揮功能,最終都會選擇諒解並尊重家屬的決定。

科學無法改寫人性。由此可見,器官勸募何其困難,但如果不再跨出一步,35年後我們可能還在原地踏步。

因此,必須從增加社會的理解開始,讓民眾認識及熟悉器捐的流程,強化器捐的觀念與意識,才能改善困境。

首先,可以從教育著手。生死議題對小孩子來說太遙遠,但能從小建立他們對器捐的認知、了解遺愛人間的價值,從自己家人擴及每個家庭。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從班級或社團,透過研討會的方式來理解器捐。這是一段漫長的工程,卻是無可迴避的使命。

其次,從社會議題的發起,強化公民溝通。台灣最大的社會運動是選舉,有心的候選人可列為政見,甚至善用公投的場合間接推廣器捐,在潛移默化下,建立台灣社會的群體共識。

而相關單位在哀傷處理的輔導上,也可做得更完善充分理解家屬的困難,強化同理心與對話機制,彌平他們的傷痕。

面對人生的關鍵抉擇,我們不妨問問自己,「這一生,除了回憶,還能留下什麼給這個世界?」希望不久的將來,「遺愛人間」不再是口號,而是能真正讓有限生命發揮無限價值的重要力量。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加入遠見雜誌LINE好友,接收更多好文章!

看更多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文章:
別讓「疫外轉機」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