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事╱陳瑞虹「好婆婆中文網課」 疫期祖孫歡樂互動

疫情改變生活,有的人在家閃得發慌、有的想念親人卻不得見面團聚,大波士頓區中華文化協會(GBCCA)華心中文學校創辦人陳瑞虹趁機創建中文網課,把煎熬難度的居家避疫,轉化成每天與三名孫兒女線上見面的充實歡樂時光。

兒女孫輩都不在身邊,彼此聚少離多;3月初美國疫情到來,急急關閉的學校紛改網課教學;多年來負責僑校行政工作的陳瑞虹跟著老師們學習如何網上教學,參加好幾個網上講座後,萌生了「既然學了,何不利用一下」的念頭,獲得兒女欣然同意,「好婆婆」課堂就這樣開始了。

她說,考慮各地時差,孩子們學校網課等因素,訂下每天中午上課,每天兩節課,一堂40分鐘的課表。加州的兩個孫子周六忙課外活動網課,休停一日,智利的外孫女則是一周七天天天學中文。

孩子耐心有限,為提高興趣,只能邊學邊玩;她說,自己主持第一堂課, 提供互動式的中文學習;第二堂便由三個孩子輪流當host,「讓他們玩玩,高興就好」。10歲的外孫女俐雅乖巧好學,進步最大;8歲的立賢中規中矩,學習認真;7歲的世賢經常調皮搗蛋,卻也是每天早早坐在Ipad前,等著上課的那一個。在互動中,看到孩子們勇於探索與嘗試,也跟他們學到不少科技應用。

陳瑞虹說,孩子們沒有學中文的環境與背景,從學寫自己的中文名字開始;為了讓他們有興趣,自己勤上中文教師網課,向專業老師請益,網上搜尋教材和寓教於樂的遊戲;每天動腦筋、準備教材、琢磨應用,花費不少時間精力。「彩虹橋是根據馬立平老師的模板而來,她也提供找朋友、轉轉轉等其他模板」,「逃家小兔」來自鄒纯媛及陳勵兩位老師的啟發;陳勵老師介紹的Studystack網站,可用scrabble 和crossword等遊戲學中文造句。她說,上周五金瓔老師介紹 Storyjumper app,次日就用來跟外孫女玩造句、寫作、配音、做旁白的電子書製作遊戲。

已自生化專業退休的陳瑞虹是文協長期義工,早年曾任僑教老師,之後做行政,從未離開過中文教育;因為疫情,看到「學中文的好機會」,利用周遭豐富的資源,創「好婆婆」網課;她說,這個「非傳統」、「一半時間在玩」、「能學多少就多少」的中文網課,有很多隨機應變、有趣分享,讓原本一年只聚兩次的表姐弟和祖孫們開心地天天相見,三個月下來興致不減;「好婆婆課堂」幫忙分擔在家上班的兒女夫婦每天兩小時的托兒照顧責任,網課讓自己實踐「活到老學到老」,她說,「這個防疫期間的每日固定作息,是我最大的消遣與腦力激盪」。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戶均2170元 第二輪紓困若發放 更多人可領
第二輪經濟紓困 川普未獲盟友支持
仇恨攻擊?警買星冰樂 竟喝到衛生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