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道被障礙物占用 邱臣遠:嬰兒車、輪椅、殘障輔助車無路可走

人行道被障礙物占用 邱臣遠:嬰兒車、輪椅、殘障輔助車無路可走 218
人行道被障礙物占用 邱臣遠:嬰兒車、輪椅、殘障輔助車無路可走 218
人行道被障礙物占用 邱臣遠:嬰兒車、輪椅、殘障輔助車無路可走 216
人行道被障礙物占用 邱臣遠:嬰兒車、輪椅、殘障輔助車無路可走 216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邱璽臣、李盛雯/台北報導

民眾黨立委邱臣遠今(7)日表示,台灣被封「行人地獄」,除了路口汽車不禮讓行人外,人行道建設不足,12米以下街道巷弄普遍沒人行道;許多人行道充滿電桿、燈桿、變電箱及電信箱等障礙物;騎樓也充滿高低落差,導致行人常被迫走到馬路上,而嬰兒車、輪椅、老人與殘障輔助車,更是無路可走。他質疑,人行道改善進度牛步,市區道路交通建設「以人為本」只是說說?

邱臣遠說,雖然近年內政部營建署終於配合交通部,推動「市區道路人本環境建設計畫」,鼓勵地方政府增建修繕人行道,完善人行空間,但目前人本交通卻仍然遲遲無法落實,都市行人步行空間仍然令人失望。

他分析,事實上台灣人行道問題其來有自,內政部營建署《市區道路及附屬工程設計標準》,正是規範我國道路以及人行道設計的主要法規命令,而在110年8月修正以前,第7條第1款規定「雙向通行道路寬度12公尺以上者,應留設人行道空間。但設有騎樓者,得視實際需要留設。」換句話說12米以下街道,根本不用鋪設人行道,這正是導致許多城市的街道巷弄沒有人行道的主要原因,在無法改善的情況下,只好劃設標線型人行道代替。由此可以看出,台灣的道路規劃是車輛優先,「以車為本」。

以台北市為例,目前就有1987條標線型人行道,急待檢討升級為實體人行道,但地方政府交通機關與工務機關往往意見相左,今年北市府交通局建議54條應升級為實體人行道,但工務局卻只同意3條、不同意51條,而實際升級實體人行道的是0條。更遑論與電信箱、變電箱等占用人行道公共設施事業間的權責競合,更讓人行道的改善持續無解。

邱臣遠表示,都市規劃本身就是一種導引作用,以車為本的都市規劃,就會導致汽機車大幅增加;當城市以行人為本,那麼步行、自行車與大眾運輸,就會成為都市交通的主要型態。因此,台灣城市「以人為本」的規劃,涉及中央及地方首長的改革決心及預算是否確實到位,請交通部、內政部與各地方政府加油。

新聞照來源:CNEWS記者邱璽臣攝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消保官受建商女陪侍招待 監委:公務員不可被收買涉足不當場所

啟聰學校聽障女學童技壓群雄 機器人格鬥賽獲裁判特別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