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動物的都市叢林冒險,學習友善對待環境

作者:何郁庭(動物當代思潮特約記者)

為宣導物種與人類和平共生的動保觀念,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所規畫的《物種與共生》系列講座,期望透過藉由專家學者的知識分享,讓人們更了解周遭的生物,並學習如何互相尊重與包容。其中,【來一場都市叢林冒險】講題,邀請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林大利助理研究員,解說近年新興起的研究議題——都市生態學。森林系背景的林大利,擁有近20年的賞鳥資歷,並且研究鳥類多年,本次講座中,林大利分享了多年的都市鳥類觀察中,發生於台灣的各種精彩「鳥故事」。

台北植物園裡的一隻黑冠麻鷺。   圖片來源:David Cook(CC BY-NC 2.0)
台北植物園裡的一隻黑冠麻鷺。 圖片來源:David Cook(CC BY-NC 2.0)

人類如何使地球環境改變

人類對環境的影響力有多大?有地質學家主張,當今人類存活的這個世代,應命名為人類世(Anthropocene),因為這一個世代大部分是由人類這個生物來主導,人類為了讓世界變得更適合自己活動還有棲息,對環境、地貌,都進行了大規模的改變。一篇《自然》(Nature)期刊的報告中,挑選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紅皮書的受脅物種,依照不同的威脅原因,對生物們分類。報告結果顯示,最大的三個威脅因素,依序為過度利用(Over-exploitation)、農業擴張(Agricultural Activity),以及都市擴張(Urban development)。其中,因為都市擴張而受到威脅的物種,高達3,014種。

人類在全球的分布,越來越向都市集中,自2009年開始,全世界都市人口的數量,首次超過了鄉村與郊區的人口數,並且都市人口的比例仍然年年上升。儘管都市因應人口增加而越來越便利,但大量人口移入,仍然讓都市機能面臨挑戰。

都市造成環境哪些變化?

林大利說,以往只要是生態學的領域,研究者一定要上山下海,或是到很多泥巴的泥灘地觀察,但是這幾年,生態學家開始重視都市內的生態,部分生態學家選擇在都市內進行相關的調查研究。都市的產生,對一個生態系中最大的影響,是形成面積廣大的不透水層,都市像是在泥土上蓋了一個大蓋子,因此水就無法從都市排出。不論是建築物或道路,就算是公園,底下也是人為的鋪面或停車場,這將導致雨水無法透過自然的系統回到集水區;取而代之的是,都市必須額外規劃人工的排水系統。

除此之外,都市的建構會造成自然植栽數量減少、植群密度減少、野生動物數量減少等,導致生物多樣性下降。而環境因子方面,相較於都市外,都市內溫度會急遽升高,與周邊的自然環境形成突兀且不自然的落差。當人們今天要構築一個對自然環境相對友善的都市時,通常會希望各項環境參數和生物指標不要變化得那麼劇烈,設法朝向變化平緩的目標,作為都市規劃的大方向。

林大利還說,如果都市面積與道路密度增加的話,當地鳥種的數量也都會跟著下降,因此,喜愛賞鳥的人士,為了看到更多鳥的種類跟數量,只好離開都市,到郊區或山上尋找鳥兒的蹤影。

都市如何影響物種的變化?

都市的發展,不光只是造成環境變化,還會壓迫生存在非都市的野外物種;不過,都市中也有些生物因為適應都市環境而大量增加,另外,還有新的物種因應都市環境而產生。

在都市中棲息的某些鳥類,會面臨「窗殺」的問題。有時候,走在都市的道路上,會突然發現地上有小鳥的屍體,但沒有明顯外傷,其實,這是鳥兒飛行的時候,撞上大樓玻璃的緣故。在順風的狀況下,有些鳥無法辨認大樓玻璃窗的另一邊有什麼,牠們只看到景色的倒影,因此,會毫不猶豫的撞下去。根據林大利的觀察,這種情形最常發生在翠鳥及五色鳥身上。

不過,有些生物反而隨著都市發展,而越來越多,就像是黑冠麻鷺。黑冠麻鷺常常出沒於台灣的各個校園、公園中,但是20年前,牠們可是要到枯葉林裡面仔細翻找,才有機會發現的稀有鳥類。目前還沒有人知道,為什麼黑冠麻鷺會大量出現在都市的校園、公園環境中,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現在台灣是世界上最容易發現牠們的地方,如果你要到東南亞觀察黑冠麻鷺,可是要大費周章地深入森林才有可能找到的!

關於城市中物種演化的部分,林大利則是舉了地下家蚊作為例子。倫敦的地鐵中,由於家蚊只會在地鐵車廂內來來去去,幾乎不會飛到捷運站的出口,與外面的家蚊互動,因此,在世世代代隔離的狀態下,地鐵中家蚊族群的基因和地面上家蚊的差異越來越大,最終導致新物種「倫敦地下家蚊」的出現。「如果用台灣來比喻的話,可能會有板南線地下家蚊,或者是淡水線地下家蚊,類似這樣子,未來會有這樣的變化。」林大利打趣地說。類似的例子,還有家燕、家麻雀等常見的鳥類。

打造一個善待動物的都市

當都市中的生物適應人類創造的環境,而順利落腳,甚至大量繁衍時,人類跟生物的居住環境重疊,可能會導致關係的緊張,這時,則需要仰賴環境友善的都市規劃,盡可能降低人工環境粗魯地破壞自然。要避免野生動物衝擊,依照林大利的說法,有兩種做法,一種是「land sharing」,在農田附近多增加一些原生植物、水池等等,或是多保留行道樹,和動物共用同一塊棲地;另一種是「land sparing」,將都市和自然棲地區分的非常清。這兩種做法,沒有絕對的好壞,要依據當地的狀況,還有哪些物種會受惠,來決定不同的配套策略。

又如前面提到的窗殺問題,林大利便建議2020年新開幕的屏東圖書館,在不影響原先設計的前提下,在玻璃上貼貼紙,破壞玻璃的倒影,讓小鳥知道「這裡有東西,這裡不能飛過去」。除了這個方式,另外有些科學家,則利用鳥類可以看到紫外線的特性,在玻璃窗裡面加上一些反射紫外線的材料,讓玻璃在鳥的眼睛裡,產生各式各樣的花紋,防治的效果也很好,只是這種方式的價格非常高,所以不易推廣。

利用人類的聰明與智慧,改善我們與生物、環境間的關係

人類是一種很特別的生物,從地球形成以來,從沒有一個物種,能夠廣泛分布於全世界、創造適合自己居住的大規模都市。人類的科學已有了長期的發展,哥白尼將地球自宇宙中心請出,達爾文則將萬物之靈的皇冠摘下,我們甚至可以預測天氣變化、計算日蝕的時間,以及拍攝火星的照片傳回地球。

但是,已知的科學知識說明,生態常常不是線性的變化,在我們還沒有完全了解大自然的平衡機制以前,最好的策略是——盡可能讓大自然按照自然原本的樣貌運作。如果人們可以將各式科技和發明用於維護生態和人之間的和諧,那麼,人類和各種生物共存共榮的願景,將不再那麼遙遠。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