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回收火箭計畫 宣告失敗

美國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10日對已發射升空的獵鷹9號火箭進行回收,但計畫因火箭撞擊駁船損毀而失敗。〈photo by 維基百科〉

【台灣醒報記者王承中綜合報導】人類史上首次的火箭回收計畫,最近以失敗告終。為降低火箭發射成本,美國太空科技探索公司(SpaceX)10日對已發射升空的獵鷹9號火箭進行回收,但因減速不完全,火箭重擊預定降落的駁船,導致雙雙損毀,計畫失敗。創辦人馬斯克表示,火箭能接觸到預定降落的駁船,令人振奮,未來會繼續試驗。

經過兩次技術性的延宕,運載水、食物及科學物品等2300公斤物資的美國太空科技探索公司酬載火箭獵鷹9號,終於在10日於美國佛羅里達州的卡拉維爾角發射成功,預計12日抵達國際太空站,為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送上久違的聖誕大禮。

【火箭多為拋棄式】 然而這次運送任務最引人注目的關鍵是,SpaceX將對完成運送任務的獵鷹9號進行回收。以往各國的太空計畫中,大多數的火箭都是拋棄式載具,在火箭內部搭載的酬載艙送上太空後,火箭便落回地球上的海洋或是無人島,不再重複使用,這也是太空計畫成本一直高居不下的主因。

但回收火箭難度極高,SpaceX在獵鷹9號上安裝散熱片並重新點燃火箭引擎,使火箭回落地球時不會因與空氣摩擦而燒毀,同時能減速降落在佛州外海一座面積比足球場還小的無人駁船上。但最後落回地表的火箭並未完全減速,撞上無人駁船,造成火箭嚴重損毀,首次火箭回收以失敗告終。

【回收火箭省成本】 SpaceX創辦人馬斯克事後在推特上推文表示,雖然很接近,但火箭的回收沒有成功,不過能從幾萬公尺高的地方返航,並接觸到預定降落的平台,已經是一件很令人振奮的事,未來仍會繼續進行試驗。他指出,無人駁船損傷不嚴重,但必須更換一些設備。

喬治華盛頓大學太空政策研究所名譽教授勞格斯登表示,可重複使用的火箭將會使得發射成本大為降低,連帶設計、製造及操作衛星的成本都將大幅下降,更多衛星將會進入到太空。英國金士頓大學火箭實驗室博士貝克指出,如果SpaceX可以成功降低一半的成本,將激發更多的太空科技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