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想裝,帶了卻不能用? 防災包不囧密技

精心準備的防災包居然背不動?上班遇到地震,防災包卻鎖在倉庫?正慶幸防災包裡有手電筒,電池卻漏液?防災包學問大,《環境資訊中心》專訪防災產業協會秘書長黃少薇,告訴你更多準備防災包的小技巧。

一、防災包分三種 24小時都READY

災害隨時都可能發生,防災包卻不一定在身上,該如何準備?黃少薇推薦「隨身攜帶」、「緊急帶出」「安心儲備」三種模式來準備防災包。「隨身攜帶包」講求輕便,可以放糖果、酒精、藥品、哨子等必需品,每天攜帶無負擔。

「緊急帶出包」就是大家最常準備的防災包。但注意,每個家人都要有自己的防災包。除了要試背,每半年也要檢查一次物品是否過期。

「東京都所有避難所只能收容約23%的人。」黃少薇說,若房子安全,留在家中避難也是好選擇。「安心儲備包」是應付停水與停電的狀況,建議至少準備3天份的食物與飲水。

二、化身「檔案盒」 辦公室防災更便利

上班族每天有1/3的時間在公司,辦公室也要有防災包。防災包很大,放哪裡比較好?黃少薇說,曾有公司將防災包鎖在倉庫,緊急狀況還要開倉庫等、等待分配,這樣不是好做法。建議可以準備A4檔案盒大小的「防災盒」,放在公文架上或辦公桌裡,隨時可取用。

上班遇到災害,最想趕快回家。女性要額外準備平底鞋,以免交通中斷,還要穿著高跟鞋走路回家。他舉例,「311地震時,東京就曾發生搶購鞋子的狀況。」

三、老人、小孩、毛小孩 一個不能少

防災包並不是家庭準備一個包就好。老人、小朋友的食物、家人的藥品都要特別準備。黃少薇提醒,胃藥、瀉藥、止痛藥,這三種藥品常在災害初期短缺。除了女性生理用品,嬰幼兒食品外,慢性病處方箋的影本也要帶著,方便醫護人員提供協助。此外,恐懼或是溫度變化會讓老人與小孩更容易生病,輕便的保暖毯也是必備。

四、跟著節慶 防災食品不過期

防災食品不一定要泡麵、罐頭,日本有很多多特色防災食品,不僅重視營養均衡、口味,還強調可以保存七年。但不管是哪一種食品,都可能會過期。

黃少薇提供好點子,利用7月中元大拜拜(或是其他節慶)買喜歡的餅乾糖果,利用這個家人團聚的時間,一起把防災包裡面的食物吃掉,換上一批新的,並檢查電池等物品是否正常。

五、想像沒有網路的世界

網路上有許多便利的防災APP,不僅能報平安、求救、查訊息,還能付款、玩遊戲。不幸的是,網路通常也會隨著災害而斷線。

黃少薇強調,收音機仍是必備物品,也要準備現金與零錢,以便撥打電話或小額交易。身分證件可拍照存在手機,隨身最好也要有個人證件影本或住址、血型等資料,以加速救援或物資分配。

六、它不廢 它是好朋友

防災包不能過重,難免要取捨,但脆弱的的不僅是身體,還有心靈。黃少薇說,讓小孩帶著絨毛玩具、安撫奶嘴或軟性食品,可以讓小孩更安心。避難所的環境容易讓人焦慮,一些小物,如香氛護手乳等都有助減少不安。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
九合一隨身避難包 防震防颱都適用
防砸、防火救命頭套 日本每戶都有
賑災物資募集中!助花蓮受災戶度難關
多功能警報器 120高分貝一拉即響
可夾式手電筒 免手持、逃生更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