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中國《原神》夯到翻,那台灣呢?智冠新作賣不動、大宇資逼到棄「雙劍」…一文曝經典遊戲 IP 再造困境

   圖:截自智冠官網
圖:截自智冠官網

[Newtalk新聞] 當中國遊戲產業靠著《原神》大放異彩,台灣遊戲廠商近年卻少有佳作,難以取得市場上的銷售佳績。曾經推出多款經典遊戲,取得大中華市場眾多玩家的台灣遊戲IP,如今面臨什麼樣的挑戰?

當過去的成功難以複製,台灣遊戲產業只能步向黯淡前景嗎?曾經打造武俠遊戲顛峰之作《金庸群俠傳》的智冠科技,董事長王俊博6月24日在股東會上坦言,「挑戰很大,大陸、韓國等海外遊戲公司,節節進逼」。而被視為仙俠遊戲濫觴,開發出《仙劍奇俠傳》的大宇資訊,董事長凃俊光近期則宣布了「賣祖產」的決定,「賣給誰,都沒有關係」。

曾引領中文遊戲市場的要角,智冠、大宇資等台灣遊戲廠商,如今卻屢屢面對海外遊戲廠商的跨國競爭,難以取勝。但明明手握經典IP(智慧財產權),為何台灣遊戲廠商,無法做出讓玩家狂熱的遊戲大作?

「你很難把(原著)部分版權買下來,設定上就很難調整。」昱泉國際董事長洪英超話才說完,便轉身把辦公室旁《流星蝴蝶劍》、《笑傲江湖》等經典遊戲取下。對於多年未有開發新作的原因,他解釋當玩家對原著故事已有定見,遊戲就很難做劇情更動。

他說的是早期台灣遊戲公司靠著金庸、古龍等小說故事打造成遊戲,迅速取得玩家青睞。但這也造成遊戲IP受限原著內容,很難在劇情與角色設定上,配合新作品玩法進行調整。

洪英超舉例,「如果像《七龍珠》這樣的大IP,人人都想選孫悟空,(不改動角色強弱設定)那不就是孫悟空滿街跑?」故事背景、角色招式、遊戲性平衡,當受限於原著框架難以改動,又沒辦法將原著的版權整個買下,是台灣多款經典武俠遊戲,難以適應今日遊戲變化,大幅調整並推出新作品的原因之一。

但市場上,「武俠沒有死,華人市場對武俠(遊戲)的需求還存在。」洪英超指出,即使是中國遊戲公司,在遊戲營收貢獻上,「仙俠、武俠占比,還是高的。」以中國遊戲公司網易開發的《逆水寒》為例,這款開放世界武俠遊戲,今年初手機遊戲玩家總數突破1億,顯示玩家對武俠類遊戲的熱情仍在。

只是,如何把武俠遊戲做得好,卻比過去難上數倍。台灣遊戲產業振興會理事長、宇峻奧汀董事長劉信舉例,以《仙劍》所屬的角色扮演遊戲來看,「你招式打得精采是不夠的,很多人想看到『虐戀』,《仙劍》第一代就是虐了一堆人。」所謂的虐戀劇情,是一種過程曲折、百轉千迴的感情發展,但如今遊戲內容發展成熟、更有串流影音上各類電視劇影響,要做出讓人驚喜的故事越來越難,「像是韓劇常用的車禍、癌症、失憶,看久也會膩,遊戲也是不能太套路。」

(本文經《今周刊》授權轉載,更多內容,請參閱第 1436 期)

閱讀更多文章,歡迎加入今周刊粉絲團&LINE

查看原文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反政府釀死傷!肯亞暴動在反什麼?爭議加稅法案曝光
「地鐵大戰」慘遭4轟狙擊!洋基柯爾不到5局掉6分

《今周刊》1436 期   圖:今周刊 提供
《今周刊》1436 期 圖:今周刊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