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流感疫苗開打,民眾有權力拒絕「高端」嗎?

怎麼又是這家公司?日前,疾管署公布公費四價流感疫苗得標廠商,赫然出現「高端」的名字,首次投標就拿下10.1%的訂單,國民黨立委發現「查驗程序」疑點重重,食藥署隨即強調「絕對依程序審查」,高端則發布新聞稿自清,但仍無法去除部分民眾疑慮。現在,老百姓只想問一句:今年底公費流感疫苗開打時,我們有權力可以選擇不打高端嗎?

誠信為興國之基。當政府失去人民信賴時,決策就很容易遭受質疑,從新冠疫苗採購案到今天的流感疫苗審查,就是最佳寫照。

回到2021年的2月,當時,政府與高端簽約採購國產疫苗、7月就通過緊急受權(EUA),堪稱是高端「最高光」的時刻。

但,隨著消息愈來愈多:沒有完成三期臨床實驗、採購金額保密、未被WHO(世界衛生組織)列入緊急使用清單(EUL),致使民眾出國,還得重打疫苗、由於施打意願不高,最終有160萬劑的高端新冠疫苗遭銷毀,占採購量1/3……,均加深外界對高端的刻板印象。

尤其,監察院「新冠疫苗採購案」的調查報告,不僅延遲至今年3月初才公布,還罕見用「新聞稿」的方式發布,並未提供完整報告,被在野黨喻為「掉漆」的報告:沒有對衛福部的相關疏失提出糾正或彈劾,甚至對高端的炒股爭議隻字未提。

疫苗採購案疑點還未釐清,今年3月29日,高端再度躍上媒體版面。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李德維以及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召開記者會後,外界才知道,高端搶進流感疫苗市場了。

面對質疑,食藥署保證「流感疫苗絕對依程序審查」

在野黨質疑,高端流感疫苗通過查驗登記的過程疑雲重重。王鴻薇說,高端過去曾向衛福部申請,與韓國GC Pharma合作生產四價流感疫苗的藥證,高端確實積極在做流感疫苗三期臨床試驗,但2021年4月23日突然主動撤回申請,理由是要改採自有品牌,以提升本土疫苗自製力。今年3月8日,高端宣布四價流感疫苗通過食藥署查驗。

尤其,根據藥品查驗登記審查準則,疫苗類藥品要免除國內臨床實驗,必須符合原產國已上市、且具有10大醫藥先進國家採用證明,但這10大醫藥先進國家並不包含韓國。「而且高端與GC Pharma合作,不是原裝進口疫苗,而是進口疫苗原液,再由高端竹北廠進行充填分裝,衛福部開後門,讓高端進入公費流感疫苗的招標作業,」王鴻薇提出質疑。

王任賢則表示,現在疫情指揮中心還存在,所有防疫物資都可以徵用取得,不需走採購法程序,高端就是利用這種「巧門」取得藥證,這就像是政策放水?

面對立委、專家的質疑,食藥署長吳秀梅強調,絕對依程序審查;食藥署藥品組科長黃玫甄則強調,既然「高端四價流感疫苗」是國產疫苗,在台灣上市,自然不需要具有10大醫藥先進國採用證明,而申請查驗登記時,高端已檢附製程管制、藥毒理及韓國執行的第一、二期及第三期臨床試驗資料,也在國內完成第三期、約800多人的臨床試驗,相關報告都有,且經食藥署審查通過。

高端疫苗提供
高端疫苗提供


高端首次投標流感疫苗,就拿下逾10%的訂單

高端也隨即發出澄清稿,直指對於特定人士的攻擊與抹黑,公司深感失望與遺憾。對於悖離專業知識、企圖誤導大眾認知等不實言論,已委託律師評估並採取應為之法律行動。

聲明中強調,疫苗產品最終成品的無菌製程分裝,是十分常見的產業鏈專業分工事項;並以國光為例說,國光早年也是以分裝充填國外流感疫苗原液供應國內市場,而後陸續建立自有產能,近年國光也接受中國、美國充填代工,協助全球疫苗供應。

當國光獲知高端拿自家當案例說明時,馬上發出「嚴正聲明」以捍衛信譽:國光的四價流感疫苗是在國內生產疫苗原液,並充填為成品供應,該公司於2015年執行並完成總數2000多人的人體臨床試驗後,依法經查驗登記領證上市,其後每年供應國內民眾施打,每年也都執行施打後安全性調查且呈報主管機關。國光流感疫苗自研發到上市,已依序完成所需的一、二、三期臨床試驗。

國光更罕見地提到其他流感疫苗的競爭廠商,目前國內的四價流感疫苗中,除國光外,其他進口疫苗包括法國的賽諾菲、英國的GSK(葛蘭素)及東洋代理的澳洲廠牌疫苗,都曾在其母國執行「完整人體臨床試驗」後核准上市,在台灣經過投標供貨後,都執行施打後安全性調查。

看完國光的聲明,外界或許可一窺端倪:高端與其他四家廠商(去年台灣取得流感疫苗許可證廠商共四家)的差異?

4月21日,當疾管署公布今年公費四價流感疫苗得標廠商時,赫然發現首次參與的高端也名列其中。政府分別向國光採購349萬3450劑(50%)、賽諾菲192萬1400劑(27.5%)、台灣東洋86萬4630劑(12.4%)、高端70萬7420劑(占10.1%)流感疫苗。

相比2022年三家得標廠商的數量,當時國光是327.5萬劑、東洋113萬劑、賽諾菲190萬劑。今年採購量雖微增,但多出了高端,衝擊最大的是東洋,短少了26.54萬劑。

政府公費採購流感疫苗,今年首次改採最有利標

其實,高端想創造營收、開發新產品乃天經地義,為何惹塵埃?理由很簡單,新冠疫苗採購案,政府還沒交代清楚,現在又來一個流感疫苗,外界難免有疑慮。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去年10月高端公布財報時,揭露疫情指揮中心是唯一的買家,今年連續三個月的營收都掛蛋。近四年,僅2021年(政府採購高端新冠疫苗)每股盈餘(EPS)為6.65元,其餘均為虧損,2022年EPS-4.56元,同業私下稱為「只有一家客戶的上市櫃公司」。

在野黨也因此質疑:蔡政府是否為了拯救「營收歸零」的高端,又開後門了?

另外,還有其他啟人疑竇之處。首先,目前國內取得流感疫苗許可證廠商共五家,疾管署進行各項目評選後,擇定序位前四名為最有利標廠商,高端首次投標就在其中,甚至打敗知名藥廠葛蘭素史克(GSK)。

再來是,行之多年的最低標,今年首次改採「最有利標」。疾管署的理由是,由於各家廠商疫苗的製程、核准適用年齡、單價及最大供貨量等均有差異,為確保廠商履約品質並順利供貨,保障國人健康,改採最有利標方式辦理。

政府編列公費採購流感疫苗已行之多年,為何現在才以這種理由改採最有利標?

其實,民眾理應相信公務機關的決策,但,新冠疫苗採購疑雲重重,政府至今仍無法提出讓民眾信服的調查報告,導致疾管署出面強調「流感疫苗依程序審查」時,仍有部分民眾傾向於「不相信」。

由於公費流感疫苗是中央分配給地方衛生局,再發放給醫院診所後,民眾隨機施打。政府當然有權力決定採購哪些廠商的疫苗,但,當老百姓有疑慮時,在政治人物口中「人民至上」的我們,是否也有權力可以選擇不打高端的公費流感疫苗呢?

名詞小字典:何謂最有利標?

「最有利標」是相對於「最低標」的一種決標方式,不管是公開招標程序、選擇性招標程序還是限制性招標程序,最有利標是讓「最好的廠商」得標,而不是讓「最便宜的廠商」得標。

最有利標之精神,是要讓機關能依招標文件所規定的評審標準,就廠商投標的技術、品質、功能、商業 條款或價格等項目,作綜合評選,以擇定最佳決標對象。由於是綜合評選結果,得標者也可以是一個分數高、 產品品質好、功能強而價格雖高但屬合理的廠商。讓機關在既定預算下,買到最好的標的,將預算用得最有價值;也可鼓勵廠商從事非價格競爭,避免惡性低價搶標。

可能產生的弊端:最有利標不是比誰最低價,而是比誰最優秀,如何選出最好的廠商成為關鍵。此時,評選委員至關重要,機關首長在決定委員名單時,如有私心就可能操縱分數、決定廠商優先序位;也有可能發生招標內容事先外洩、評分標準失之公允等情事。

更多精采報導,歡迎加入《遠見》 Line官方帳號!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高端與防疫險同病相憐
國光生技熬14年推出國產腸病毒疫苗
高端疫苗會議紀錄出爐!14名專家認同保護效益「但臨床樣本人數過少」